美國真的要陷入經濟衰退?消費者支出是觀察重點

川普總統日前受訪時認為,新政府推動政策後可能會帶來一段陣痛期,專家認為,其中是否會導致經濟衰退出現,消費者支出明顯受到影響並持續一段時間是觀察重點。
據CNN報導,針對美國經濟是否可能陷入衰退,川普在「福斯新聞頻道」受訪時曾表示說,「我不喜歡預測這種事,」此番言論後,10日股市出現大幅下挫,原因主要是市場對關稅措施可能衝擊美國經濟成長呈現擔憂。
根據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定義,經濟衰退是指「經濟活動顯著下滑且蔓延至整體經濟,而且持續時間超過數個月。」不過,有時候美國經濟實際上已經進入衰退,之後才正式宣布衰退的發生。因此,部分經濟預測者會使用其他指標作為經濟衰退的潛在徵兆,其中最常被引用的便是「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兩季出現萎縮」。
EY Parthenon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表示,「這個定義必須謹慎看待,GDP出現萎縮可能有多種原因,例如今年第一季的情況很可能就是由於進口大幅增加所致。」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預測今年第一季GDP可能下降2.4%,是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季萎縮。
近幾個月,由於企業及消費者在政府可能加徵關稅前搶先大量進口商品,造成美國的進口活動顯著增加,貿易逆差也持續擴大。因此,「連續兩季GDP萎縮」這項指標也並非一直準確。
達科還提出「三個P」準則:「深刻的(profound)、廣泛的(pervasive)及持久的(persistent)經濟收縮。」他進一步解釋說,「這種收縮必須有一定的持續性。不能只是消費支出、就業或其他經濟數據短暫一個月異常現象,而是延續更長一段時間。」
近幾周隨著川普政策變動,已加劇市場不確定性,許多經濟警訊越加頻繁出現,例如近期裁員人數逐漸攀升、上個月通膨也再次加速,消費者物價更出現2023年8月以來最快的上揚。資料也顯示,2月份消費者信心已明顯受挫。達科表示,「目前尚未看到立即進入經濟衰退的明確跡象,但私人部門的經濟活動正在逐步降溫。」因此,目前有充分的理由讓市場保持謹慎態度。
未來幾個月內最需要關注的指標之一,就是美國民眾的財務健康狀況。達科表示,「消費支出是美國經濟的主要支柱,如果開始出現裂痕,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將動搖,甚至可能加速引發經濟衰退。目前雖然整體消費力道依然強勁,但高收入族群承擔了過高比率的消費。」他進一步指出,若該族群的消費行為出現收斂或其信心受到動搖,便是必須警惕的訊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