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染髮、做美甲…美年輕女性減少開銷成經濟衰退指標

美國年輕女性開始撙節開支,以應對未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隨著經濟走緩的擔憂加劇,美國最具消費力的群體逐漸減少染髮、做美甲、搭優步(Uber)計程車或取消訂閱服務。
年輕女性減少開銷,堪稱新的經濟衰退指標;不久前,這群消費者很敢在醫療保健、樂壇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以及電影門票上花錢揮霍,如今則看緊荷包度日。
搜尋引擎Googl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美甲相關的「press on nails」搜索量增加10%,同期間與染髮相關的「golden to brunette hair」則成長17%。
30歲的電視製作安全經理米蘭達‧麥克蘭(Miranda McClellan)最近開始不做美甲,她3月考慮不染頭髮,畢竟原生黑髮更省錢。
麥克蘭表示,去年以來房租每月調漲150元,薪水卻不見起色,她現在必須精確掌握開銷,還得兼差當保母以支應房租和醫療費。
麥克蘭喜歡動手玩時尚,她的Nike運動褲褪色後,她自行染成深黑色,並從社群短影音平台「TikTok」學習縫紉改造舊衣。 她說:「我試著在衣櫥裡變出新花樣。」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每月調查發現,早在川普總統掀起關稅戰造成金融恐慌之前,消費者信心就已降至2022年來的最低點;4月數據顯示,這種悲觀情緒進一步加劇。
新冠肺炎疫情高峰以來,該指標歷經起伏,但2021年以來,兩性消費變化大多相似。
2024年,男性開始對經濟抱持更樂觀的看法;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主任徐薈安(Joanne Hsu)表示,今年兩性的情緒都偏負面,但女性更悲觀。
艾琳·布里斯科(Aeyrn Briscoe)大學剛畢業時在國外遠端工作,透過政府合約擔任品管分析師,她在中、南美洲和歐洲部分地區生活三年後,去年11月搬回美國。
25歲的布里斯科現居芝加哥,任職於數位行銷部門;她為了省錢而取消了亞馬遜(Amazon)會員Prime和影劇串流平台Netflix(網飛)等訂閱服務,並停止搭計程車、做美甲和購物。
消費者分析研究公司Circana數據顯示,去年2月到今年2月,女性消費者占日用品銷售額的60%,其中包括服裝、鞋類、居家裝飾等。
但在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女性在日用品方面的開銷減少1%,其中一半跌幅來自服裝銷售下滑。
Circana零售業顧問柯恩(Marshal Cohen)表示,數據顯示女性服飾銷售低迷,凸顯消費者的可自由支配支出正在減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