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民間登月器「藍色幽靈」、「強韌號」 共乘SpaceX火箭

美國和日本私人企業建造的月球登陸器,日前「共乘」一枚火箭升空,分別執行各自任務,凸顯民間業者在太空探索領域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在美東時間15日凌晨1時11分,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上面搭載兩個民間開發的無人月球登陸器,分別是美國新創公司「螢火蟲太空」(Firefly Aerospace)的「藍色幽靈」(Blue Ghost)和日本ispace公司的「強韌號」(Resilience),ispace同時還將部署一款微型探測車。
這兩家公司的目標都是建立在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的成就之上。總部位於德州的直覺機器公司,去年成功將月球登陸器送上月球表面,寫下全球首家私人企業登陸月球的新歷史。
前蘇聯在1966年領先全球實現月球軟著陸後,直到近期,僅有少數資金充足的國家太空機構實現這項目標。
現在,一些新興美國企業正試圖在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月球商業載運服務」(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CLPS)計畫之下重現這項壯舉;NASA這項計畫目的在於削減成本並刺激月球經濟。
NASA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在未來幾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建立長期基地,由商業合作夥伴為政府主導的任務提供部分關鍵硬體。
螢火蟲太空公司執行長傑森·金(Jason Kim)表示:「我們完成的每個里程碑,都將替未來任務提供寶貴資料,最終使美國和我們的國際合作夥伴走在太空探索的最前線。 」
總部位於東京的ispace在2023年4月首次嘗試登月,最終以無法挽救的「硬著陸」宣告失敗。
ispace創辦人兼執行長袴田武史上周表示:「這就是為何我們希望向日本各地人們傳達訊息,告訴大家在經歷失敗並從中汲取教訓後,再次挑戰自我非常重要。」
螢火蟲太空的「藍色幽靈」目標在45天內完成這趟旅程,逐漸提高其繞行地球的軌道,接著進入月球軌道並在月球東北近側的火山區拉特雷耶山(Mons Latreille)附近著陸。
而ispace的「強韌號」將花四到五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位於月球最北端的目的地冷海(Mare Frigoris)。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