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結束內卷 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將取消「僅退款」

川普擬砍美國藥價降至開發國家水平 藥界反對

科學家解密 小行星撞地球 可能帶來生命種子

聽新聞
test
0:00 /0:00
2024年,兩顆小行星無害飛掠地球外圍。如今科學家擔心,2032年可能會有另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美聯社)
2024年,兩顆小行星無害飛掠地球外圍。如今科學家擔心,2032年可能會有另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美聯社)

一顆編號「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會在2032年撞擊地球,令全世界天文學家繃緊神經。

這顆在2024年底發現的小行星,尺寸約在40到90公尺之間,相當於半個足球場的大小,預測軌道會與地球公轉軌道交叉,因此被列入風險觀察名單。目前。太空總署NASA評估的撞擊危險指數為負0.53,也就是必須動員所有可用的天文望遠鏡來追蹤收集其相關數據。

最新的預測認為,「2024 YR4」可能在2032年與地球擦身而過,但如果軌道稍有改變也可能撞擊地球,預估機率為1.2%。風險地帶從南美洲、大西洋延伸到非洲的下撒哈拉地區。

另一方面,小行星也有可能幫助科學家瞭解生命的起源。

科學家1月29日表示,從一顆小行星取得的樣本發現構成生命的要素以及遠古水世界所遺留的鹽分痕跡。

據美聯社報導,這項研究提供了截至目前為止最有力的證據,顯示小行星可能將生命種子播撒到地球並從一開始就與水相互作用。「這種環境可能對於從元素到生命的演化過程至關重要」,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研究人員麥考伊(Tim McCoy)如此表示。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塞瑞斯號(Osiris-Rex)太空船,從近地小行星貝努(Bennu)帶回4盎司塵埃與小石子,並在2023年將裝有樣本的莢艙送回猶他州沙漠,這項任務目前是在月球以外最大規模的太空採樣行動。稍早日本曾進行兩次小行星採樣任務,但取得的樣本量相較之下少了許多。

太空總署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將裝有小行星貝努塵埃與碎石的莢艙打包,準備帶回實驗室...
太空總署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將裝有小行星貝努塵埃與碎石的莢艙打包,準備帶回實驗室分析顏就。(路透)

這些少量來自貝努的珍貴黑色顆粒是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殘留物已被送往兩支獨立研究團隊。

儘管樣本量不多,但足以提取出富含鈉的礦物質並確認氨基酸、氨形式的氮,甚至部分遺傳密碼。結合生命的基本要素和富含鈉的鹽水或鹽滷(brines)環境,「這確實是形成生命的過程」,麥考伊說。「而且這些過程可能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早得多,而且更加廣泛。」

NASA科學家格拉文(Daniel Glavin)表示,其中一個最大的驚喜是氮(包括氨)的相對高含量。貝努是一顆直徑僅1/3哩的碎石堆狀小行星,屬於一顆更大小行星的一部分。該小行星曾遭受其他太空岩石撞擊。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原本的小行星本身擁有廣闊的地下湖泊,甚至是海洋,之後水體蒸發殆盡。

這項耗資10億元的太空任務,其大部分樣本都已被保留以供未來分析用途。科學家強調仍需要進行更多檢查,才能更深入了解貝努小行星的樣本,同時也需要從更多小行星與彗星取回樣本。中國已計畫在今年發射一次小行星採樣取回任務。

許多人正推動一項任務,計畫前往主小行星帶中可能富含水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採集岩石與土壤。木星的衛星歐羅巴與土星的衛星恩克拉多斯(Enceladus),同樣被視為具有吸引力的水世界而令人期待。

大約38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或彗星撞擊月球南極附近,形成了兩個大隕石坑。圖為藝術家...
大約38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或彗星撞擊月球南極附近,形成了兩個大隕石坑。圖為藝術家筆下的想像圖。(路透)

太空 NASA

上一則

三氣候理由 夏威夷躍全球彩虹之都

下一則

首登國際舞台 范斯出席巴黎AI峰會 促放寬監管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