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富有嗎? 「幽靈財富」看得到享受不到

聯準會(Fed)數據顯示,千禧世代(millennials)身價淨值總計由五年前的3.94兆元,上升到目前大約15.95兆元,只是其中少有人自認為很富有,表示感受與帳面數字並不相符,他們聲稱自己擁有的是享受不到的「幽靈財富」(phantom wealth)。
CNBC報導,例如房屋或退休計畫的增值,因為無法流動,與日復一日的現金流無關,感覺起來像幽靈財富。
因為就業市場強勁,工資升高,千禧世代這個年齡層很多人都買了房,受惠於房價增值。聯準會聖路易分行報告指出,2019到2022年間房價漲了44%;那三年期間,大致因房地產增值所致,千禧世代財富的中位數增加三倍以上。
但是富國銀行(Wells Fargo)建議與規畫部門主任里爾什(Michael Liersch)指出,擁有房屋,給人的安全緩衝不像其他投資那樣;除非人願意降格以求,不然無法把房屋資產的增值化為金錢,以主要住居地而論,更是如此,「尤其是千禧世代,無法使用那些財富」。
哥倫比亞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豪斯(Brett House)表示,「幽靈財富」是沒意義的詞彙,資產不是存在就是不存在。只是其中有很真實的現象。
聯準會聖路易分行報告發現,千禧世代經驗到相對地位的劇烈擺蕩;年紀在36到45歲、年紀較長的千禧世代,其財富中位數比期望值高了37%;而26到35歲、年紀較輕的千禧世代與年紀較長的Z世代,其財富高出期望值達39%。
TransUnion的另篇報告指出,千禧世代相形其他世代,更可能認為過去幾個月自己收入增加,也認為接下來一年可能再增加。
只是豪斯指出,即便目前家家戶戶變得較富有,但通膨及不安全感讓更多千禧世代自認為是「高收入,但不富有」。
豪斯表示,「高收入,但不富有」現象不僅發生在千禧世代或Z世代;要管理與就業、健保、退休年金、保險等與經濟幸福感有關的風險,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都轉移到個人身上,不管哪個世代,要覺得錢財方面很舒適,已變得更困難。
千禧世代很多人表示,今日要全靠自己安身立命,比起他們父母輩年輕時更加困難;他們背負較高的學生貸款未還、房貸車貸,育兒費用也較昂貴,現金流很吃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