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歐美現萬人反川普遊行 抗議激進關稅嗆「把手拿開」

「黑色星期一」重演?華爾街祭疫後最大規模保證金追繳令

研究警告:嚼口香糖 恐吞下數千顆塑膠微粒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無論是在戰場、球場或工作場所,許多人都愛嚼食口香糖。研究指出,咀嚼口香糖,可能會將數千顆塑膠微粒釋放到口腔中,並隨著唾液吞下肚。(路透)
無論是在戰場、球場或工作場所,許多人都愛嚼食口香糖。研究指出,咀嚼口香糖,可能會將數千顆塑膠微粒釋放到口腔中,並隨著唾液吞下肚。(路透)

洛杉磯加大(UCLA)研究指出,咀嚼口香糖,可能會將數千顆塑膠微粒釋放到口腔中,並隨著唾液吞下肚。

紐約證券交易員嚼食口香糖。(路透)
紐約證券交易員嚼食口香糖。(路透)
大聯盟職棒選手嚼食口香糖。(美聯社)
大聯盟職棒選手嚼食口香糖。(美聯社)

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UCLA研究人員利用實驗觀察聚合物零食可能釋放多少塑膠微粒。

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Microplastic)和小於0.001毫米的「奈米塑膠」(nanoplastic)顆粒在環境中無所不在,人們可能隨著食物,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吃下肚。

這些顆粒存在各種身體器官當中,包括大腦、腎臟、肝臟、胎盤和睪丸,科學家估計,人類每年可能吃下數萬顆塑膠微粒。

科學家擔心微塑膠對健康造成危害,論文作者穆罕迪(Sanjay Mohanty)表示,「我們不是要嚇人,此研究並無人體實驗,但我們想知道生活中會接觸到哪些為塑膠」。

此研究受試者為UCLA博士生麗莎‧洛威(Lisa Lowe),她咀嚼五種天然口香糖和五種合成口香糖,每種各嚼七片,研究人員採集她的唾液並進行化學分析。

天然口香糖由植物為聚合物製成,如糖膠樹膠或其他樹液,而合成口香糖則使用石油為主的聚合物製成。

第一次實驗中,洛威咀嚼每塊口香糖四分鐘,每30秒採集一次唾液樣本,直到最後用清水漱口,相同的過程重複七次。

第二次實驗以同樣方式收集重複的唾液樣本,以便在20分鐘的咀嚼過程中進行單獨分析,確定每塊口香糖中釋放微塑膠的速度。

結果顯示,一公克口香糖平均會釋放100個塑膠微粒,部分品牌甚至會釋放超過600個,而一般口香糖的平均重量為1.5克。

研究人員指出,每年嚼約180片口香糖的人,可能會攝入約3萬個塑膠微粒。

該團隊利用顯微鏡與紅色染劑,測量每組採樣微塑膠顆粒的數量,並透過「傅立葉(Fourier)轉換紅外光譜」分析其化學成分。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方法有其限制,只能識別超過20微米的微塑膠顆粒,表示更細小的微塑膠數量可能被低估。

天然口香糖由植物為聚合物製成,如糖膠樹膠或其他樹液,而合成口香糖則使用石油為主的...
天然口香糖由植物為聚合物製成,如糖膠樹膠或其他樹液,而合成口香糖則使用石油為主的聚合物製成。圖為超市貨架上的整盒包裝口香糖。(路透)

UCLA 洛杉磯加大 石油

上一則

義大利17輛特斯拉被燒毁 馬斯克:恐怖主義

下一則

喬州婦逃過車禍 卻墜樹後深井身亡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