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切、薪水低、通多國語言 AI護士正重塑醫院護理業

人工智慧(AI)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逐步取代人類的工作,甚至開始搶飯碗,科技業推出AI護士承擔部分醫療工作,讓真人護理師相當排斥並全力反擊。
根據美聯社報導,民眾下次致電醫療院所約診,可能得到護士「安娜」(Ana)親切協助並回答任何醫療問題,而且「安娜」就像美國各地的護理師一樣,理性又熱情,甚至善用多國語言,不管是印地語(Hindi)或海地克里奧爾語(Haitian Creole)都能與患者侃侃而談。
原來「安娜」並非真人,而是由科技公司Hippocratic AI研發的AI機器人,受惠於自動化領域突破性發展,真人護理人員的工作已經可以交由AI護士完成。
而且AI護士每小時花費僅9元,與合格護理師時薪40元相比,堪稱物美價廉,引發全美最大護理工會「全國護理師聯盟」(National Nurses United,NNU)反彈,在各地醫院發起20多場抗議活動,爭取自身發言權並捍衛護理師若忽略自動化機器時可免受醫院懲處的權益。
NNU主任米雪兒·馬洪(Michelle Mahon)指出:「醫院始終等著有足夠合法的東西來取代護理師。」並強調:「整個AI醫療系統設計目的就是為實現自動化、降低護理人員技能,最終取而代之。」
不過今年元月,新上任的衛生部長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公開主張AI護士和其他醫療人員一樣優秀;還有剛獲參院同意出掌聯邦醫療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的名醫奧茲(Mehmet Oz)也深信AI技術可以「幫助醫師與護理師擺脫所有書面工作」。
雖然AI技術還是可能犯錯,經過長期測試已經達到改善醫療品質並精簡成本的雙重目標,甚至AI數據與電子病歷連結後,可以搶在真人護理人員之前,提前診斷症狀並指導護理人員處理。
洛約拉大學護理學院(Loyola University's College of Nursing)院長柯林斯(Michelle Collins)則以真人並非完美為由強調:「完全排斥AI技術非常愚昧,我們應該善用它可以發揮的能力來提高我們的醫療品質,但我們也應該小心不要任由它取代人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