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職場壓力 年輕人「微退休」放長假重啟生活

愈來愈多年輕人為逃避現實的困難,尋求短暫的迷你退休(mini-retirements)或微退休(micro-retirement),給自己放一段離職後的長假。
紐約時報報導,30歲的瑪麗娜·考薩爾(Marina Kausar)在金融和科技業擔任多項職務後,覺得壓力很大、筋疲力盡。
2023年12月,考薩爾「裸辭」並利用積蓄專心做她想做、先前因工作耽誤的事,放假三個月。
現居休士頓的考薩爾說:「我現在有更多的時間運動,吃得更營養,睡得更安穩,就像重新啟動;成年後,我頭一次有這種感覺。」
考薩爾後來發現「微退休」一詞與她的經歷產生共鳴,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能夠存下足夠積蓄而不必工作,是遙不可及的理想;這種焦慮感對於接近退休的人而言,近期隨著股市動盪而加劇。
既然沒有辦法斷開職場,許多無可奈何的員工轉向「安靜離職」(quiet-quitting,指員工默默減少工作參與和投入)、「懶廢活」(acting your wage,指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或善用假期。
如今,許多年輕人等不到退休,便延長換工作的空檔「休假、迷你退休或微退休」。
迷你退休的形式多元,可能是被解雇後花更多時間考慮轉換職涯跑道、申請無薪假(但不一定留職停薪)、或在自願離職後休整更長時間。
鑽研這類新興休假趨勢的華盛頓大學商學系助理教授琪拉·沙布蘭(Kira Schabram)表示,許多人無法負擔暫離職場的開銷,而那些可以微退休的人,財務狀況相對穩定。
她25歲 在南美各國旅行
2015年,當時25歲的珊卓·德拉克魯茲(Sandra De La Cruz)休假四個月;她當時擔任建案的助理經理,因為與父母同住而存下約1萬2000元。
她的父母認為,她大可以把這筆積蓄拿來買房,但生於秘魯、現居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郡(Hartford County)的德拉克魯茲卻想去南美洲旅行。
她心想:「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可以隨意出走而不影響任何人的時候。」
在提前支付約半年的學生貸款後,她前往秘魯探親一個月,接著在南美洲各國旅行。
現年35歲的德拉克魯茲說:「那是我一生中少有的真正快樂時光,不用煩惱醒來就得上班,而是睜開眼睛,隨心所欲地想去哪,就去哪。」
德拉克魯茲表示,在她微退休期間,她謹慎的保留所有專業人脈,而若她花光積蓄,父母也願意為她償還學貸。
她結束旅行後一個月,再次於建築業找到新工作。她把有信心面對職場的不確定,歸功於2015年的「微退休」,「我比較不怕改變,因為我知道有很多可能」。
她27歲 落腳墨西哥工作
2022年底,27歲的設計研究員伊莎貝爾·佛斯(Isabel Falls)住在大蘋果,卻感覺漂泊不定,「彷彿失去方向」。
佛斯懷念親近大自然,「讓我感覺生氣勃勃」的日子;於是,她開始努力存錢,並在2023年5月提出休假一年的請求。
佛斯希望在自己感覺身體健康之際去旅行,她說:「能夠做到這件事,真是太幸運了,我認真體會到這點。」
佛斯未負債,她知道用罄儲蓄,可以搬到父母家住;雖然她以背包客的方式旅行,但她也在期間深思熟慮職涯方向等議題。
兩年後,佛斯落腳墨西哥,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在旅行社工作;她認為此工作的彈性很誘人,而她仍在探索自己的未來。
她說:「我現在賺的錢肯定比以前少,但我不是『刻苦磨練以期55歲退休』的那種人。」
佛斯坦言,有時會感覺比不上選擇傳統職涯的同儕,但她自認為做出正確的決定。她說:「我可以工作、賺錢、儲蓄,並過著我想要的生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