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夢魘下為什麼這些要趕快買 而哪些必須再觀望呢

英特爾、台積電達成初步協議 成立晶片製造合資企業

遣返無證客/回望美經濟大蕭條 墨移民被迫離開

「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幹員已接獲通知,加緊作業,準備把無證移民遞解出境。圖為去年6月,一批來自瓜拉馬拉的無證客被遞解出境。(路透)
「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幹員已接獲通知,加緊作業,準備把無證移民遞解出境。圖為去年6月,一批來自瓜拉馬拉的無證客被遞解出境。(路透)

根據歷史檔案紀錄,1930年代美國面臨經濟大蕭條之際,社會上也掀起大規模遣返墨西哥移民的聲浪,1950年代,同樣的呼聲再次出現,試圖阻止移民工人潮進美國。

「Steel Barrio」記載芝加哥市墨西哥社區的歷史,作者英尼斯-希門內茲(Michael Innis-Jiménez)指出,在美國的經濟危機時期,移民往往是首先被怪罪的群體,他認為在新冠疫情後,許多家庭面臨經濟困境,可能助長了這一情緒。

英尼斯-希門內茲表示:「這不是新鮮事,經濟大蕭條時他們稱為遣返,現在他們稱為自我驅逐(self-deportation)。關於移民搶走工作或用掉許多公共服務與資金的迷思,在經濟危機時期是非常盛行的言論。」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UIC)拉丁研究教授巴達(Xóchitl Bada)指出,隨著移民社區即將面對川普承諾的大規模驅逐,公眾意見和接下來可能實施的計畫讓人感到似曾相識,他表示,在芝加哥過去的大規模遣返時期,比起被強制驅逐,有更多移民是「自願」離開。

巴達說:「這是一種關於恐懼的宣傳運動,媒體、電視、電台、大眾、鄰居傳遞這樣的情緒,人們開始聽到這樣的傳言:『這會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他們將會集中人群。』…當時他們被說服相信,離開是最有利的選擇,因為如果他們決定留下,在美國的情況將變得非常艱難。」

專家指出,1930年代,墨西哥社區是芝加哥市的極小部分,英尼斯-希門內茲說,遣返運動時期,在印第安納州西北部,墨西哥移民被迫搭乘巴士、火車前往邊境。

在芝加哥,墨西哥領事館為希望離開的人安排前往南方邊境的火車票,由於許多人面臨失業問題,數萬人確實返回墨西哥或前往美國其他地區。據估計,這段時期芝加哥的墨西哥人口減少約75%。

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阿吉拉(Emiliano Aguilar)表示,1932年後,墨西哥移民通常最先被解雇,官員將有西班牙姓氏的人從社會福利名單移除。

留下來的人成立互助團體,幫助社區度過艱難的經濟時期,而這些來自墨西哥家庭的孩子最終成為努力在中西部扎根的一代。

墨西哥 移民 芝加哥

上一則

川普回鍋北京嚴陣以待 中國只能加強改革穩經濟

下一則

遣返無證客/墨西哥已在邊境 準備好十餘處收容所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