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性傾向、逃離家暴…TikTok已成許多用戶的心靈依靠

TikTok在18日晚間宣布暫時停止美國地區服務,不久後又宣布恢復運作,但這次短暫停運促使許多人反思其影響:對他們來說,TikTok不只是娛樂和表情包的來源,人們也用它來尋找信仰、改變政治觀點、渴望爆紅、尋求認同,儼然成為生活或心靈的重心。
華盛頓郵報報導,TikTok在美擁有超過1億7000萬名用戶,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顯示三分之一美國成人、63%青少年都在使用。TikTok雖有隱私、資料蒐集、霸凌、假資訊、剝削兒童等隱憂,但一些用戶表示與其他平台相比,TikTok提供更多建立真實社群的機會。
用戶表示TikTok推薦特定內容或人物的演算法很獨特,很多人認為推薦頁面收集了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資訊,或剛好展示他們需要看到的內容。
如35歲的多伊爾(Ames Doyle)與丈夫育有一子,她開始用TikTok後演算法似乎認為她是女同性戀,就開始不斷推播相關內容,她覺得開始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最後於2023年8月出櫃、結束婚姻,現在認定自己是非二元性別者。
另名用戶因坎德拉(Jen Incandela)則是苦於男友酗酒、要錢甚至毆打她等行為,TikTok便給了她一名用戶摩爾(Desiree Moore)述說她男友毆打她5個月大的女兒致死的影片,因坎德拉立刻清醒並決定分手。
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資訊科學教授費斯勒(Casey Fiesler)表示,TikTok存在很多問題,可是大部分與其他社交媒體平台的問題沒什麼不同。他指出大多數線上社群和平台不會永遠營運下去,如Myspace、Vine、Tumblr一樣一再發生。人們雖然會遷移到其他平台,但這些社群不會完全一樣,「政府沒有考慮到這些社群消失可能帶來的危害。現在的模式似乎是試圖以徹底破壞好事的方式來解決壞事,而TikTok便是此道最終極的版本。」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