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甘迺迪打破50多年傳統 終結衛生部「透明化政策」

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 (Robert F. Kennedy Jr.)在2月28日宣布廢除衛生部實施多年的「理查森豁免」(Richardson Waiver)規則制定透明化政策。今後,衛生機構若想修改俗稱「白卡」的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或重新制定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資助方式等,都不再需要經過預先公告周知並徵詢評論意見等程序,即可逕行做出政策或變更規則。
小甘迺迪在宣布終止「理查森豁免」文件中表示:「理查森豁免的額外法定義務,讓衛生部和社會大眾付出成本,不利部門有效運作,也讓衛生部難以快速靈活因應法律和政策要求。」
「理查森豁免」政策規範在1971年頒布,以當時衛生部長名字命名;該政策要求所有與財產、貸款、補助金、福利或合約相關的法規,都須經過聯邦「規則制定」程序。
其實,管理規則制定的法律通常會豁免此類規定,但當年官方為回應民間取消豁免的呼聲,自願放棄豁免,持續向公眾公布提案並徵求意見,再實施規則變更。
現在,衛生機構有關補助和福利的政策變更,不再需要經過通知和評論程序。未來一些可能在徵詢意見期間遭到強烈反對而受阻的新規則,例如在醫療補助計劃中增加工作要求或重新制定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資助方式,將暢行無阻。
密西根大學法學教授、拜登政府時期衛生部總法律顧問巴根斯托斯(Samuel Bagenstos)表示,「廢除『理查森豁免』影響重大,它代表衛生機構可以更快實施重大新政策變化。過去必須遵守該政策是很大障礙,有些本可確定的提案因為該政策陷入停滯。」
然而代表研究型大學等相關機構的政府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Governmental Relations)主席歐文斯(Matt Owens)則批評甘迺迪的決定:「數十年來,衛生部影響公共衛生和研究機構的政策,都因為公眾利益相關者參與政策制定過程而獲益。公眾意見是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反映了我國民主原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