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關稅大戰…美中面臨「火車對撞」台海更凶險

川普總統重返白宮以來,已對中國徵收104%關稅,他還預告將終止所有與中方要求的會談。北京則從最初小心翼翼地接招、相對克制的反制,到回嗆「奉陪到底」,轉向先打再談。「川習會」難度愈來愈高,影響所及,台灣也須謹慎以對。
川普對全球高舉關稅大棒,已取得部分成效。財長貝森特說,已有約70國與美接洽,但在9日新關稅上路前,預料不會達成任何協議。川普的真正用意是逼各國求和,扭轉美國貿易逆差,這招數對反制條件不足的小國或許有用,對中國卻未必見效。
在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前,中國還傾向先談後打、邊打邊談,沒有放棄談判的機會。直到川普對等關稅的重手一出,對中國加徵關稅累計達54%,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冷戰時代即有所謂「鐵幕稅」,當關稅加到極限就沒得談只有打了,這個極限就是48%的關稅水準。川普對等關稅上架,已超過極限,等同脫鉤了,再多的關稅意義也不大,北京於是轉向先打再談。
中國轉向先打思維的關鍵宣告,是7月7日人民日報題為「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評論員文章。在中共黨喉舌文章序列中,無署名評論員文章級別最高,等於發出中共中央最高意志。文章強調,美濫施關稅將造成衝擊,但「天塌不下來」,因為中國對美出口比率已降至14.7%,同時中國是全球150多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又有內需市場後盾。
上文描述北京立場很清晰,即中國沒有關上談判大門,但美國要極限施壓,中國不會退讓,更不會心存僥倖,因為早已做了應對的準備。而在中國商務部、外交部接連表態後,預料很快就會對川普再加徵的關稅祭出對等報復,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也面臨「火車對撞」的衝突風險。
傳美中雙方有意推動6月「川習生日峰會」,如今已被關稅戰的硝煙蓋過。目前看來,川習上半年會面的機會渺茫,若下半年雙方談判有進展,也許年底南韓APEC是舉行川習會的時機。但從美中台關係看,台海近期緊繃,原有望在川習會獲得管控,但如今川習會難料,缺少美國因素的關切和平衡,台海前景也更難預料。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