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相狂加碼關稅 如同看不到盡頭的危險博弈

因應川普總統把中國進口商品再加50%關稅,中方回應以再加徵美國進口商品相同比例稅額,中國部落客博主把川普關稅比擬為對中國宣戰;紐約時報9日分析指出,兩國互相祭出極高關稅,惡性循環,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讓美中貿易脫鉤的可能性更勝以往,博弈十分凶險,而且現在看不到盡頭。
關稅以外,中國另針對十幾家美國公司實施出口管制,再增其他六家公司到「不可靠實體」清單,不讓他們在中國做生意。川普則在9日下午報復,把中國商品的關稅調升到125%。幾周之前,這樣的關稅數字讓人難以想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川普纏鬥,進行「膽小鬼遊戲」,兩人都不願退讓,冒著被看來軟弱的風險;貿易戰可能進一步惡化到失控,煽動緊張,波及其他競爭領域如科技與台灣命運。
川普動用「徒手一搏」的戰術,讓他在美國政治獨樹一幟。只是他遇到的是習近平,習經歷過中國20世紀末期的政治整肅,存活下來,而且把美國的競爭戰術,看成最終想顛覆中國共產黨統治的正當性。
中國經濟因為房地產危機,目前很脆弱,還面臨國際衰退、貿易惡化減弱的烏雲。外貿是中國重要產業,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跡象顯示北京愈來愈不安,審查人員顯然出動,封堵例如104這個數字的社交媒體搜尋結果,也就是川普未調到125%之前的關稅稅率。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吳心伯談到9日兩國關稅時表示,中美經濟關係發生巨大震撼,有如地震,是短期動盪還是長期不可逆趨勢,有待觀察。
可以確定的是美中脫鉤,距離化為現實依然很遠;中國公司如抖音(TikTok)、美國公司如星巴克,在對方國家依然根深柢固;中國的銀行繼續奉行美元指名的金融體制。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假如川普政府對中國金融機構動手,如取消中國銀行在美營運許可,或者把它們踢出國際清算給付體制Swift,那麼齟齬就變得更危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