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關稅戰各個擊破後 美國將高壓推進債務重組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陶冬指出,對等關稅的雙邊談判會耗時甚多。美國正在刻意製造「囚徒困境」,製造出「先就範有好處」的氣氛,以便各個擊破。他相信,關稅談判完成並非川普貿易訛詐的盡頭,接下來就是在高壓下推進債務重組,以期減輕美國債務負擔,穩定國債市場。
陶冬12日晚間在其個人微博發表題為「關稅戰的下半場,是債務重組」的文章指出,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一系列撲朔迷離、朝令夕改的操作,令市場感到不可捉摸,資產價格屢屢出現極端反應。
仔細觀察美國的關稅計劃,陶冬認為隱含著「3+1個戰略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製造關稅壁壘,吸引海外製造業產能回流,以此實現重塑本土/近岸產業鏈。
第二個目標是通過極端施壓、極端籌碼和極端時限,迫使談判對手在雙邊談判中就範,作出消除貿易不平衡、增加軍事保護費等承諾。
第三個目標,是把關稅壁壘從美國國境推移到所有貿易國家的國境,以期對付「東方某國」。雙邊談判中,勢必涉及「要麼你加他關稅,要麼我加你關稅」,靠威脅利誘圍建關稅壁壘。
至於「3+1個戰略目標」中的「+1」目標,陶冬預期,美國關稅戰還有下半場,那就是重組美國債務。美國有36兆美元的債務,每年需支付超過1兆美元的利息,今年有3兆美元債務到期。這些相對於29兆美元體量的美國經濟,越來越顯得捉襟見肘,不少投資者對美國債務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
陶冬表示,「借助這次關稅談判,也許山姆大叔可以順勢逼迫外國政府答應債務重組。」近月浮出水面的「海湖莊園協議」,本質上就是一份美債重組計劃。計劃要求各國攜手拉低美元匯率,同時將現持有的國債轉成100年期零息國債,而且中途不准出售。
陶冬指出,這明顯是霸王條款,相信沒有一個國家會在正常情況下接受。但是對等關稅恰恰製造一個極不對稱的談判環境,如果對方願意接受貿易不平等條約,再多加一點不平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