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對美反制瞄準服務貿易領域?中官方智庫曝考量:並不是特別可取

隨著中美關稅爭端加劇,中國祭出多招措施反制美國,據傳美國對中國享有高額順差的服務貿易,也被列入未來可能的報復手段之一。對此,中國商務部智庫研究員周密表示,不光考慮對對方的打擊,也要考慮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強調「打擊的這種方式並不是特別可取」。
具中國官媒新華社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8日曾引述消息稱,中國官方至少準備「六大招」反制美國,包括:大幅加徵美國黃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禁止美禽肉輸華;暫停中美芬太尼合作;服貿領域反制措施;禁止美國電影進口;調查美企在中國知識產權獲益情況。在這之中,中國國家電影局已在10日晚間宣布,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
中媒界面新聞12日報導,由於美國在中國有龐大的服務貿易領域的利益,對於中方是否可能從服務貿易領域入手反制美國,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在專訪中表示,還得要看下一步的進展情況,考慮的不光是對對方的打擊,也要考慮到中國產業發展的利益,考慮到中國民眾的現實生活。
他舉例指,要是某個企業沒有辦法繼續提供服務了,那原來那些客戶怎麼辦?這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也要考慮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覺得打擊的這種方式並不是特別可取。」
周密坦言,對方要徵稅是對方的權力,「國與國之間的這種對抗,肯定大家都會受損,但是對於怎麼去認識損失,每個政府的考慮角度不一樣」,他強調,中國只能夠先做好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夠改變別人,或簡單地命令別人做出改變。
但周密也認為,面對川普無理的關稅政策,中國站出來是因為堅信應該用多邊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以大欺小。他並指,關稅戰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存在,認為可能需要有經濟上的負面衝擊,才會改變川普的決策。
根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2023年,美國對中國服務出口額擴大到467.1億美元,較2001年成長了7.3倍。同年,中國仍是美國服務貿易順差最大來源國,占美國服務貿易順差總額的9.5%左右,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旅行(含教育)、智慧財產權使用費及運輸服務三個領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