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若贏貿戰 大西洋:美制裁失嚇阻力 北京更敢對台動手

要放棄美國市場?貿易戰升溫 中港商家不知下一步怎走

川普:沒有所謂豁免關稅 尤其是對中國 商務部長:電子產品最快1個月後開徵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川普總統在空軍一號上說,14日會宣布對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徵收關稅的細節,顯示豁免僅是暫時性的。(路透)
川普總統在空軍一號上說,14日會宣布對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徵收關稅的細節,顯示豁免僅是暫時性的。(路透)

美國在上周末宣布豁免半導體、智慧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對等關稅,但川普總統13日貼文表示,並沒有所謂豁免,這些產品仍要課20%關稅,他並再次點名中國說沒有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川普表示,他將於14日說明半導體關稅細節。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智慧型手機、電腦和若干其他電子產品,將與半導體一併面臨個別關稅,可能在一個月後開徵。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進口到美國的半導體和電子產品最快一個月後徵收關稅,讓生產這...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進口到美國的半導體和電子產品最快一個月後徵收關稅,讓生產這些高價格產品的國家,仍難逃一劫。(歐新社)

川普點名中國不公平貿易惡劣

財經新聞CNBC報導,川普13日指「關稅豁免」是假新聞,稱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對美國不公平貿易逆差,以及非貨幣關稅壁壘的責任,並且特別點名「尤其是中國,它對待我們遠比其他國家惡劣得多!」

中國生產的晶片。(新華社)
中國生產的晶片。(新華社)

川普稱,海關及邊境保護局11日針對電腦、智慧手機和半導體裝置的公告並未「豁免」,這些產品仍適用現有的20%關稅,而是「歸類方式」有所調整,並且批評主流媒體並未如實報導,「假新聞清楚這點,但並未報導」。

川普最新的發言,顯示對美中關稅戰態度依然強硬。川普也預告,政府即將啟動國安關稅調查,全面檢視半導體及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

晶片數周內恐面臨新關稅

彭博報導,預期川普政府很快將對銷美半導體產品進行新的調查,晶片最終可能在數周或數月內面臨新關稅。路透引述美國官員表示,川普對半導體產品的新一輪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可能對這個產業施加其他新關稅。

盧特尼克:豁免只是暫時措施

盧特尼克13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本周」訪問中說,美方11日免除電子設備關稅只是暫時措施,這些暫時豁免的產品將面臨「半導體關稅」,預計一、兩個月內實施。盧特尼克說,前述類別產品都將歸入半導體類別並徵收一種特殊重點關稅,確保這些產品回流美國製造,「我們需要有半導體、有晶片、平板,我們需要在美國製造這些東西」,不能依賴東南亞生產這些用品。

電子科技業陰影隨時都在

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11日公告免徵對等關稅的產品代碼,回溯至美東時間4月5日午夜12時1分起,涵蓋20種產品類別,包括所有智慧手機、電腦、筆電、半導體裝置、記憶體晶片和顯示器面板等,豁免措施還擴及小額包裹。美國官員透露,這是為了維持美國半導體供應。

這項免徵,讓蘋果、微軟等大廠及整個供應鏈都暫時鬆一口氣。不過,在盧特尼克13日最新警告後,電子產品勢必還會課稅,陰影隨時仍在。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稍早表示,美方「豁免」電腦、智慧手機、半導體製造設備、積體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中方正對相關影響進行評估;中方注意到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呼籲美方徹底取消對等關稅。」

川普:今天公布電子關稅細節

川普12日在空軍一號專機上被媒體問及電子產品關稅豁免以及美國準備課徵半導體關稅等議題,他表示,「我周一會給各位答案,我們周一將非常具體。我們正進帳一大筆錢」。

路透報導,美國暫未提高對電子產品關稅,可降低進口台灣半導體、印度製造的蘋果手機成本。這幾天蘋果已大幅增加由印度運來美國的蘋果手機。

美國去年從中國進口最多的產品是智慧手機,進口總額417億美元,其次是筆電,進口總額331億美元。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迪皮波表示,這些豁免對等關稅的產品,占中國銷美貨物比重逾20%。

華爾街日報稍早引述一名不具名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將要求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研究對半導體課徵關稅。這項條款授權川普在進口商品威脅國家安全時展開調查並課稅,川普已援引該條款,對鋼鋁與汽車課徵25%關稅。

關稅 川普 邊境

上一則

中輸美電子豁免商品達千億元 美:仍有20%關稅

下一則

川普90天談妥90項關稅協議?專家送4個字 有可能再寬延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