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南水壩被炸/衝擊電力、灌溉水 烏軍收復失土只能另尋路線

6日潰堤的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位於赫松(Kherson)東部44哩處,是烏克蘭南部地區的主要電力、灌溉和飲用水來源,包括遭俄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都仰賴它;在烏克蘭反攻作戰正要大規模展開之際崩潰,不但衝擊整個聶伯河流域,還可能改變戰局,甚至影響全球糧食價格。
蓄水量相當猶他州大鹽湖
位於烏南「新卡科夫卡市」(Novaya Kakhovka)的這座水壩,去年開戰後不久,就遭俄軍占領;水壩的蓄水量相當於美國猶他州的大鹽湖(Great Salt Lake),距離水壩約100哩的札波羅熱核能發電廠的冷卻系統用水靠它提供,下游氾濫和上游缺水,人畜受害之外,分別對農業灌溉和核電廠安全造成威脅。
俄烏戰爭爆發不久,俄國就控制了98呎高的卡科夫卡水壩,如今莫斯科和基輔互相指責對方炸毀它。大壩潰堤之前,水力發電量就已經大不如前。今年初,水庫水位低到令人擔心札波羅熱核電廠可能崩潰,幸好2月中以後,水位逐漸上升。
管理水壩和核電廠的烏克蘭公司估計,水位要達到平衡,不再氾濫下游,約需四天的時間。
水壩兼具橋梁作用,損壞後不但會切斷兩岸交通,大水氾濫也令其他交通工具難以渡河;烏軍要收復失土,也只能另尋推進路線。
打擊第聶伯河動植物生態
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地理學家馬里根(Mark Mulligan)說,上游可能會受到最大的衝擊,因為水庫的水位漸低,河流的上游會枯竭,對70年來倚賴第聶伯河水生存的水生植物及野生動物都是一大打擊。
洪水開始氾濫,兩岸至少80個村鎮已開始撤離居民,官方估計,在俄國占領區內,約2.2萬人受到洪水氾濫的威脅,烏克蘭控制區內約1.6萬人同樣受到威脅。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說,洪水淹沒家園,至少1.6萬人已經無家可歸,聯合國人道救援單位正設法為災民提供水、錢財、法律以及心理支援。
烏克蘭能源部說,赫松地區的能源設施有淹水之虞,市內1.2萬用戶已無電可用,用水也可能成問題。野生動植物則可能因為生態環境遭破壞,淪為環境災難的受害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