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海域爭端╱中方硬中帶軟?兩岸謹慎拆彈

中國快艇越界事件延燒多日,一度登上微博要聞熱搜榜首,有網友留言要求中國官方拿出實際行動,甚至激動喊「血債血還」,中共當局面對沸騰怒火,不得不展現強硬態度回應國內輿論,其實中國官方在社群上對此事還是有限流,避免野火燎原失控,算是「硬中帶軟」策略。兩岸陷入草木皆兵僵局,問題癥結就在於缺乏互信。
中回應沸騰輿論 社群仍限流
一向敢言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對此事發言也顯得謹慎,她試圖扮演溝通橋梁,避免加深仇恨,陳玉珍不諱言,「一向屬於鴿派的國台辦態度都硬起來了」,可以嗅出中共當局對此事的重視、憤怒,不會輕輕放下。
面對國內沸騰輿論,中共當局很難不展現立場與底氣,緊繃情勢至此,若不謹慎拆彈,對立加劇,兩岸關係惡化,恐為日後埋下更多衝突的導火線。
失去互信 爭端也可能擴大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近日聲明表示,兩岸漁民自古以來在廈金海域傳統漁場作業,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一說,還喊話台方應盡快放船放人,否則一切後果由台方承擔。國台辦撂重話,傳遞出可能與台灣周旋到底的態度,陳玉珍認為,雙方在廈金海域上有一些執法默契,說穿了關係對了一切相安無事,一旦失去互信或理解,小爭端也可能擴大,苦果皆由百姓承受。
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台海成了全球緊張的衝突熱區之一,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選前曾強調,會延續蔡英文總統路線,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他的重要使命,言猶在耳,民進黨政府處理此事必須多些善意與同理,盡快透過公正的司法調查還原真相,死者為大,別吝於給予人道撫慰,也要給予生還者應有照顧,才能化解歧見,讓此事盡快落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