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從福州偷渡潮到全國走線潮 教授陳國霖談「1條路,2代人」

標榜「全麥」的麵包比較健康?如何辨別真假

「成就感變低」共和黨眾議員辭職潮 1周3委員會主席出走

三位具影響力的眾院委員會主席相繼宣布辭職,左起依序為眾院中國共產黨問題委員會主席蓋拉格、眾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以及眾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凱西‧羅傑斯。(美聯社)
三位具影響力的眾院委員會主席相繼宣布辭職,左起依序為眾院中國共產黨問題委員會主席蓋拉格、眾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以及眾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凱西‧羅傑斯。(美聯社)

位居黨團幹部的知名聯邦眾議員近來紛紛宣布退休,除了擔任掌握龐大影響力的委員會主席,還有備受看好的明日之星;美聯社報導,單在一周之內,就有三名共和黨籍委員會主席宣布本任期結束不再尋求連任,讓外界質疑是否目前籠罩眾院的一團紊亂,逼迫一些共和黨高層人士不得不離開。

這三位共和黨聯邦眾議員是凱西‧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華盛頓州)、蓋拉格(Mike Gallagher,威斯康辛州)與格林(Mark Green,田納西州)。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報導,幾項重大議題與黨內高層意見相左的科羅拉多州聯邦眾議員巴克(Ken Buck)也列名退休潮名單;他說,萌生辭意的同僚進入國會是為了辦正事,「可是我們現在並不是在辦正事」。

屬於共和黨中間派的內布拉斯加州聯邦眾議員貝肯(Don Bacon)接受CNN訪問時說,當自己的黨團出現分裂的時候,身為國會議員成就感就會降低,「如果自己團隊裡有人在背後捅刀,成就感就更低了」。

CNN報導,共和黨在第118屆國會出現嚴重失能與內部分歧,如今共有23名共和黨眾議員決定不再尋求連任或提早卸下職務,其中不乏黨團幹部成員。這波辭職潮包括五名掌握龐大影響力的委員會主席,辭職理由除了個人因素,還有另謀高就;辭職潮人數以及宣布離開國會的時間點都讓外界感到好奇。

羅傑斯是能源和商業委員會(Energy and Commerce Committee)主席,本月稍早宣布退休;該委員會是許多眾議員爭相加入的熱門小組,但這波辭職潮包括了八名共和黨籍委員會成員。

中國共產黨問題特設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主席蓋拉格年僅39歲,政治前途頗被看好,但由於在國土安全部長梅奧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彈劾案時投下反對票遭到黨內抨擊。

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格林任此職才第二年,他上周宣布不連任,距帶頭彈劾梅奧卡斯僅過一天。

格林算最接近承認過去14個月的眾院紊亂,促使他決定不尋求連任;他表示,當前工作及生產力的比率低落,與自己不想再幹有些關係;共和黨必須增加在眾院的多數席次才能做事有成,因此他打算去做些別的事。

極右派陣線「眾院自由黨團」(House Freedom Caucus)主席、維吉尼亞州聯邦眾議員古德(Bob Good)大砲風格被認為是黨內紛爭的部分原因,但報導指出,古德並不惋惜同僚離開。

他說,國會的民調滿意度才約20%,「應該再有更多人退休才是」。

共和黨 眾議員 眾院

上一則

英媒:秦剛大起大落 凸顯習近平「定於一尊」

下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封口費案將裁定、台立法院擴權還是改革?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