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WSJ獨家:航管員現身說法紐瓦克機場空中危機化解經過

俄烏談判不到兩小時就落幕 烏:莫斯科要求行不通

學者:中國兩會凸顯「黨強政弱」 習近平權力更強化

台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辦「解析2024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左起)、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黃瓊萩、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峯出席與談。(記者陳宥菘/攝影)
台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辦「解析2024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左起)、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黃瓊萩、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峯出席與談。(記者陳宥菘/攝影)

今年中國兩會取消總理記者會,打破逾30年來慣例,引發討論。台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指出,這反映了黨中央與國務院的地位落差進一步拉大,形成「上下關係」。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峯則說,這突出了「黨大於政,黨強政弱」的意涵。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力「更為強化」。

中國進入一年一度全國政協、人大「兩會」會議,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辦「解析2024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

此次人大開幕前夕,中國宣布將不會循例於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辦「總理記者會」。寇健文指出,中共過去十年走向「權力集中」,集中在習近平身上,也集中於黨,且在2016年「南北院之爭」後,經濟社會決定權已逐漸從國務院往中共中央移動,這次總理記者會取消反映了中共黨委擴權,是總理決策角色的進一步弱化。

曾偉峯指出,李強去年接任總理後,主持召開的第一場國務院會議修訂了《國務院工作規則》,其中明訂遇到重大事項要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也刪除了「推進政務公開」章節,一連串作為使這次取消總理記者會「有跡可循」。

曾偉峯認為,總理記者會取消後,總理不再擁有政策詮釋權,李強的角色不是政策決策者或詮釋者,而成為習近平「忠實的政策執行者」。

王信賢指出,李強政府工作報告基本上以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議,以及財經委、深改委的內容為主,展現「黨負責決策,國務院負責執行」。王信賢觀察,李強報告每隔幾段就提到習近平;各部長在「部長通道」發言時,開頭亦都先提到習近平,顯示「習近平的權力更為強化」。

王信賢進一步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個常委之間的「上下臣屬關係」也越來越明確,呈現習「一人在上」,明確指派任務給其餘「在下」的6名常委。例如,李強負責經濟社會產業發展,蔡奇負責安全黨務,王滬寧負責意識形態與統戰。

寇健文則以「分憂不分權」形容當前中共高層分工情況。他說明,隨著習近平年歲增長,基於現實考量,在第三任期必須減輕瑣碎事情的工作量,集中思考大問題,呈現「二線分工」狀態。不過,其餘常委不僅各管一塊,沒跨過界,能上位靠得也是習近平,因此要想奪權是困難的。

習近平 中共 國務院

上一則

英媒:秦剛大起大落 凸顯習近平「定於一尊」

下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封口費案將裁定、台立法院擴權還是改革?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