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10餘國22萬人死…南亞大海嘯20周年 回顧與展望一次看

英流行天王吸毒又好色 電影成為「更好的人」揭露隱疾

私募基金投資單戶住宅比率增 民眾恐更買不起

統計顯示,全美四分之一獨立屋的屋主是機構投資者,個人購屋者愈來愈難和他們競爭。(路透)
統計顯示,全美四分之一獨立屋的屋主是機構投資者,個人購屋者愈來愈難和他們競爭。(路透)

私募股權基金素來有投資房地產,然而數據顯示,它們在私人住宅方面的投資份額愈來愈大,除了讓住宅房地產市場出現驚人轉變外,也讓人擔心一般民眾失去競爭力以及難以承擔的住房能力。

畫盛頓時報根據社媒平台Medium報導,在2023年第三季度,私募基金購買獨立獨棟屋的比率達到44%,遠超過個人買家。一直以來,這些投資基金在房地產的投資主要是大型項目之類,然而現在把目標轉向老百姓的住房,標誌著已背離傳統。

這種做法不僅受到關注,也引發了擔憂,因為私募基金財雄勢大,涉及的範圍不斷擴大,可以提高房地產價格而將個人購房者排擠出去。

有一種說法不斷提起,就是天價的租金及房價,尤其是在2020及2021年最嚴重,正是包括私募基金、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造成。批評者認為,它們在收購方面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住房的負擔能力危機。

代表房東利益的組織「全國多戶住房委員會」(National Multifamily Housing Council)在分析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後,得出的結果是,多戶房屋的業主,有38%是個人,同一時間,獨立單戶房屋的業主,有24%是上述的機構投資者;換言之,一般個人的能力只能投向多戶房屋。

從歷史上看,投資公司和金融機構即使是投資住宅項目,也多是公寓等多戶單位,獨立單戶住宅主要留給個人買家,然而經過2009年經濟衰退之後,情況發生了逆轉,機構投資者將投資組合,擴大到非傳統的單戶住房領域。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機構投資者所占單戶住宅的比率逐年增長,從每年10%增加到15%,到了2023年第三季度更擴大至44%,凸顯了住房擁有權發生了重大轉變,產生的影響不能輕視。

投資 房地產 人口普查

上一則

檢方要求川普封口費案延30天開審 稱獲3萬1000頁新證據

下一則

一洲焦點/無證客德州法律拉鋸戰、川普「血流成河」說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