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二會幕後:馬定位前元首歷史高度 為台灣人發聲

馬習二會10日登場,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相隔九年後再度握手會面。據了解,馬英九思考後決定,他要站在歷史的高度,為台灣人發聲,呼籲重視人民所珍惜的價值與生活方式,維護兩岸和平,以中華文化蘊涵的智慧,確保兩岸互利雙贏,和平發展。因此,也促成了這次會面。
知情人士表示,馬英九在習近平面前說「一中各表」,這是台灣客人在大陸領導人面前首次;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但馬習可以坐下來對話,這正是「一中各表」的體現;大陸領導人和三位政治局常委親自出面會見台灣客人,算是過去幾乎沒有過的例子,習近平仍稱「馬先生」,延續九年前新加坡「馬習會」的稱呼,代表對馬英九曾任元首的尊重。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指出,一開始思考「馬習二會」時,馬英九應該說什麼?是一個重點,馬英九這次的談話,是為了後代的子子孫孫,超然在政治、黨派之上,必須為子孫求平安,謀幸福,以馬英九當過前元首的高度,能代表台灣老百姓說出心聲,「和平處理各項爭端,避免走向衝突」,希望維持台灣的價值與生活方式,這都是台灣人的真實想法,更是台灣主流民意。
馬英九在馬習二會表示,兩岸1992年以各自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未來兩岸應該確保人民福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共創雙贏,追求和平發展。知情人士透露,針對馬習二會的公開談話,部分人士建議,馬英九應該要在習近平面前講「一中各表」,馬英九不但採納,而且在馬習會公開及閉門會談時,兩度提及一中各表。
對於綠營質疑,馬習二會是中共刻意安排,時間點選在台灣關係法45周年以及美日菲峰會之際。蕭旭岑表示,連日來匿名的「國安人士」放給特定媒體的訊息,證明都是假消息,完全錯誤,這些放話者完全不顧台灣利益,甘於讓台灣淪為強權桌上的菜單,都是在扯台灣人後腿。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