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20峰會 看西方媒體偏差
今年G20峰會於日前在印度新德里舉行,印度卯足全力籌備,精心打造「開發與非開發國家橋梁」形象,在世界媒體前展現「大國崛起」。不料會前卻飽受西方主流媒體冷嘲熱諷,從貧民窟、髒亂、空氣汙染、嚴重的婦女不安全,到種族暴亂等社會問題都被放大檢視,後來更將焦點放在猖獗的猴子為害問題。例如美國某主流大報的報導標題即為「印度籌備G20也必須考慮到猴子」,負面訊息充斥,應是印度接辦峰會時始料未及。
近年來在美國「印太戰略」下,極力拉攏印度共同對抗中國,印度也一時成為西方媒體「寵兒」,吹捧「世界最大民主國家」挾其龐大年輕人口,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另一方面,印度獨立後長期採取不結盟政策,並因最先國內政治傾左,故與蘇聯走得較近,武器系統多由其供應,近年則與美國關係大幅改善。俄烏大戰展開後,印度在美俄間採中立立場,但大買俄國廉價石油;雖不為美國所喜,在大戰略考量下仍然「網開一面」。總理莫迪於六月底訪美,更得到白宮與國會以國是訪問的高規格接待,自然樂得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
印度民族以善辯著稱,媒體自然大聲喊冤,有資深媒體人說:「許多印度人對外國媒體重複同樣的猴子故事感到非常厭煩」,同時強調「不記得印度有任何活動或峰會被猴子擾亂過」。許多當地媒體質疑西方媒體對印度有偏見,直斥西方人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態」,不樂見曾被踩在腳下幾世紀的亞洲人「出頭天」。
另一近例是印度「月船三號」日前成功登陸月球南極,成為繼美國、蘇聯及中國之後第四個登月國家。西方媒體報導時,不忘提醒發生在內部種族關係緊張之時,並強調美國與歐洲太空總署聲稱的不可或缺功勞,「沒有我們支持,它走在哪裡都不知道」。另外在印度官員自豪登月花費比其他國家低時,揭露其月球車僅重15公斤(約33.07磅),只能運作兩周,在印度人歡天喜地慶祝時刻大潑冷水。還有英國主流媒體質疑「有七億貧窮人口的國家,為何要浪費資源在登月上」;有政客則建議停止對印度每年幾千萬英磅的援助,讓印度媒體人憤憤不平反駁「英國人為何如此充滿怨恨?如要算帳,應償還殖民時期榨取的45兆英鎊(約55.88兆美元)」。
印度當前處境,正是中國近年在西方媒體遭受的待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原拉攏中國抗蘇,在蘇聯解體,而中國迅速崛起後,便轉而全力打壓。在西方媒體上幾乎多是負面報導,學術界人士如果不反華,很難拿到研究資源;大企業界人士如果偶爾講中國好話,就會被國會議員質疑。有人比喻美國對中國的敵意,比二戰與日本的「熱戰」及蘇聯解體前的「冷戰」,都要激烈。
在民主國家,除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大眾對媒體有「第四權」的期許。如今即使在歐美號稱民主較先進國家,媒體的客觀公正亦受到強烈質疑,令人慨嘆。台灣民眾處於執政黨五權在握,又掌握絕大多數媒體,得以橫行霸道環境中,更應慎思明辨,才能在混亂世道中安身立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