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史實與台獨建國理論
為什麼賴清德總統於今年8月23日前往金門主持「823砲戰66周年紀念」的追思祭悼儀式,兩個月後,又於10月25日再赴金門主持「古寧頭戰役75周年」的追思祭拜活動?
筆者認為: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希望藉著宣揚上述兩次戰役,能夠務實且技巧地為「台獨建國」鋪陳樹立起開創性的理論基礎。因此,本文以下將針對此一觀點加以剖析說明。
言論上,賴清德在8月23日對大陸喊話「我們不再反攻大陸,但是我們也不願意受共產黨統治,我們要繼續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生活。」同時提到「捍衛主權、維持台海和平、希望對等對話以及世代堅守民主生活等四個不變立場。」他在10月25日則表示「古寧頭之役不僅是軍事勝利的象徵,更代表了我們保家衛國的決心:台澎金馬,寸土不讓,堅定守護家園。」
由此可見,目前賴對「兩岸對等對話」還保留一線空間,對「兩岸和平協商統一」則毫無興趣。基本上,賴對「台獨建國」保持殷切期望。
然而,根據近代歷史,絕大部分的獨立建國都必須經過戰爭的洗禮,亦即必須打贏獨立戰爭,或者因為大國戰敗或瓦解而分崩離析。
過去,民進黨利用中華民國借殼上市,雖然爭取到執政權與話語權,但是迄今尚未找到正當有力的論述支持「台灣是獨立國家」,更缺乏「台獨建國的理論與方法」。
於是,賴清德循序漸進,首先推出令大家摸不著頭腦的「祖國論」,不但借用中華民國的外殼,而且還穿上中華民國的套裝。接著,他連續兩次訪問金門,藉此向全世界宣告「台灣已經為獨立建國打過兩次戰爭:古寧頭之役是全勝,823砲戰也沒戰敗。」綜合起來,「台灣是獨立國家的論述與正當性」似乎已漸趨完整。
可是,打這兩次戰役的部隊屬於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而且中華民國當年不但代表全中國人民,也還在聯合國安理會擔任常任理事國。此外,這兩次戰役的本質是中國內戰的延續,目的在維護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與台獨議題全然無關。顯然,賴清德對自己所推出的理論構想滿懷憧憬,無奈離題太遠且與實際不符,以至於時空錯亂,形同搞笑 。
建國理論不是競選口號,必須禁得起千錘千錘百鍊種挑戰,無法自圓其說或用後即丟。毫無疑義,如果賴執政團隊或民進黨希望未來有新的建樹或作為,他們必須提高專業水準並加強縝密的思維能力。畢竟,魚目混珠無法瞞天過海,掛羊頭賣狗肉遲早會穿幫,執政不能不講道德誠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