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這6種被「誤解」食物 營養師:有益腸道健康

彭博:美中貿易會談後 中國取消波音交付禁令

中共對科技業及富商的態度變了?中民企座談會弦外之音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首先,把中共與私企對立起來的概念是不準確的。相關分析潛台詞多認為兩者對立,前者一直提防打壓後者。這既受1979年前中共看待私企角度影響,也有西方現代化理論裡,資本家與民主相伴而行的影子。由此討論中國政企互動,除了一些學術作品還提到地方型發展國家外,多把中央到地方政府視為掠奪者,或僅是坐享其成。帶著上述眼鏡看座談會,就是把背景描述集中於若干之前解釋為打壓民企的政策,再稱馬雲出席等現象,象徵中共對科技行業及巨頭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然而,經改多年水乳交融,華人文化的關係社會,早已滲入了中國的官商互動。由座談會參與私企主名單來看,固然有呼應習強調的「新質生產力」部分,外界較少提到的參與發言者之一,也包括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等傳統產業代表。

從破除外界偏見觀察,劉特別之處,不僅是有農業集團董事長身分,還在於他是隨著經改政策,第一代興起發家的私企主。中國經改成果多元豐碩,中共對私企主不會僅只是掠奪或壓迫者,劉的存在有不言而喻的意義。

但是,劉被報導的主業並不特殊,甚有眾多國企競爭,他是怎麼發家致富的?

這就要留意他的其他背景。劉也是中國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該銀行是經改後第一家主要由民企發起設立的中國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共對金融風險一向謹慎,劉的政商關係有多好,可想而知;此外,早在94年,劉就發起了「光彩事業」的扶貧倡議,這是非常著名的中國先富階層試圖弭平貧富差距的活動,此次劉的出席,也提醒大家不要忘了習對「共同富裕」的關切。

其次,外界對馬雲出現的解釋,言下之意是暗示過去中共對私企、科技業存有打壓心態。如此反智的政權在當代存在,還有能與世界首強較量的實力,這是難以想像的。

當年馬雲發言批評金融監管被約談後,不少消息把此解釋成私企巨鱷挑戰習的權威、中共高層震怒,要拿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開刀。也就是因為將之視為政商鬥爭,才會出現諸如認為中國正轉向1950年代的強硬路線,那時的中共消滅資本家,把資本主義傾向當作體質缺陷的結論。

但其實馬雲案牽涉的是金融,背後有重要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基金支持,這非關科技或政商鬥爭,而是政府部門利益的較量。也因此,阿里巴巴元氣未傷,馬雲還可以重返習眼前,沒有重蹈改革前他的私企主前輩被整肅的覆轍。

對中國經濟的觀察,不能受制於意識形態。這次座談會有許多值得關注之處。例如許多出席者受惠於「中國製造2025」計畫。

該計畫於2015年公布,曾因被美國點名遏制而趨低調,現在看來,規畫執行有眼光魄力;而座談會後發改委推出對策,真顯示出地方政府缺錢問題嚴重。這方面雖有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鋪墊,但恐怕還要等重新理順具中國特色的政企關係,經濟才能有新高峰。

(本文取自2月24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大學教師)

中共 馬雲 華人

上一則

USAID金援台灣團體 曝美博弈布局

下一則

輝達四面受敵 劫後再生衝出重圍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