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政治化 台軍未戰先衰
台海爆發戰爭在各國研判下,似乎呼之欲出,連漢光演習想定也都以2027年共軍可能犯台的情境,當作練兵的對象,防共軍由演轉戰,其目的在解決台澎金馬整體防衛作戰未來的問題。
有人認為漢光演習有如演電影照劇本演出,不符戰場多變殘酷景象。論者認為無劇本無預警較能符合未來突發狀況處理,同時亦是一種應變能力的檢驗。
共軍犯台前必有徵候,如輿論攻擊、間接封鎖、削減台灣實力與安全,若金、馬、澎一夜間遭快速摧毀,同時在國際間來不及反應下,以急迫性突襲與飽和攻擊搭配,癱瘓台灣軍事設施,屆時台灣失去反擊能力,就算社會韌性再強,在生靈塗炭下想恢復戰力,恐比登天還難。當民眾認清台海戰爭如此殘酷,就算用軍法審判強押年輕人上戰場,恐怕也是白白犧牲。
現代戰場已由傳統陸海空拓升至太空、電磁、網路與心理層面,俄烏戰爭北韓兵支援俄羅斯打仗,逃不過烏克蘭無人機結合科技精準攻擊;當川普逼烏克蘭接受醜陋的和平方案,下令不提供衛星情報,失去依託的烏克蘭如同瞎眼,此皆彰顯傳遞情報高速網路系統之重要性。台灣高端軍備幾乎仰賴美國,何不藉漢光併入驗證?
將中共可能犯台當成漢光演習想定,應給予台軍肯定,但若政客們一味政治化,聲稱國防預算遭凍刪,無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不能支撐抗中保台,如此才是防衛作戰之破口,更甭談2027年會凝聚精神戰力,其未戰先衰已現。
漢光演習是演練中共攻台時,國軍因應措施以及後備防衛動員,整體運作未達戰時標準,就應找出問題努力改善,不是在計較中共何時犯台。孫子曰:「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充分做好防衛作戰準備,是軍人應盡的職責。
(本文取自3月26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退伍軍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