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步步進逼 對中短空長多
認為全世界都敲美國竹槓的川普,宣布對所有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以重塑全球貿易。各國包括台灣無不嚴陣以待。然而,相對來看,北京當局反而顯得淡定;甚至認為川普此舉,將為中國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雖然貿易戰2.0看來針對全球,但顯然中國仍是美國主要目標。北京當局認為,自歐巴馬重返亞洲戰略後,美國即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川普1.0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科技戰,不只是為了縮減貿易逆差、打擊中國產業;更是為了改變中國政治體制。亦即對北京當局來說,美國經貿政策的工具化,基本上只是和平演變的前奏曲,因而沒有妥協的空間。
川普2.0的關稅政策,勢必對中國造成一定衝擊。為規避關稅風險,以美國為市場的在陸企業必須進行供應鏈重組,將影響外資投資中國意願;外貿、外資的不振,對中國民眾消費及就業市場亦是嚴峻考驗。此外,為實踐科技強國,中國「新型舉國體制」下的科技自主創新如何轉化為經濟動能,也是北京當局要面對的課題。
然而,面對川普2.0的步步進逼,北京當局認為,對中國反而是短空長多。
首先,中國已降低對美出口依存。根據中國官方數據,美國占中國出口從2018年的約19.3%,下滑到2024年的14.7%,雖然對美貿易順差仍達2954億美元,但北京當局認為,在關稅壓力下美國仍向中國進口商品,意味著中國多年來累積的供應鏈韌性短期內難被取代。
其次,貿易戰、科技戰反而加速中國的科技自主創新與產業升級速度。原本中國高度依賴以美國為主的高科技零組件,但美國加大科技封鎖與出口管制後,中國產業升級被迫加速;例如晶片自製率從2018年到2024年增加近1倍。最後,北京當局認為,相較美國,中國具有制度優越性,政策也具一貫性,因此中美博弈的關鍵在保持「戰略定力」。
基於上述認識,北京當局必定以三大面向反制川普2.0的關稅戰:一是實施相對應的制裁,包括對美加徵關稅、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反壟斷調查等。二是加速簽訂雙邊、多邊經貿協定,持續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加速建構一個非美的經濟全球化市場。三是持續開放中國市場,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資。並透過加大政府投資、提振消民眾消費激發市場動能,帶動更多民企投資以強化內循環。
中國的反制效果如何仍需時間檢驗,但值得注意的是,對北京當局來說,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思維不僅是一種戰略退卻,更意味美國將不再扮演全球秩序的維護者。因此,可預見中國將加速內外雙循環以帶動新一輪的經濟全球化,以此強化更大的國際話語權。
川普2.0會如何發展猶未可知,但對善於辯證思維的北京當局來說,卻已思考如何從危機中創造機遇。要如何務實評估美中實力變化帶來的全球秩序巨變?將是台灣無法迴避的艱難課題。
(本文取自4月3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工業總會中國處處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