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最錢線/AI溢價難維持 科技股現泡沬
BCA Research首席策略師達喬西(Dhaval Joshi)表示,人工智慧(AI)已正式將美國科技業推入泡沫,可能正處於另一場崩盤的邊緣。
他在上周發布的報告中計算,科技股目前較全球股市有75%的溢價。其炙手可熱的成長成為美股大部分成長的支柱,並推動那斯達克指數去年接近歷史高點,僅較2021年11月的歷史高點低6.5% 。2023年由輝達等股票組成的所謂「七巨頭」貢獻了史坦普500指數漲幅的三分之二。
喬西表示,雖然這些成長令人印象深刻,對精明的投資者來說也很有回報,但它們無法持續下去。
與輝達不同,有些公司將無法達到市場設定的崇高期望;這可能會帶來麻煩,因為估值和股價往往與預期相違。如果在該產業或者經濟成長中占高比重的大型科技公司未能達到分析師的預期,可能會拖累其他公司。
即使喬西警告不要在低估AI,但他認為,市場定價過高地反映了這項新科技帶來的生產力成長。當新的創新未能達到這些期望時,市場將懲罰製造這些創新的公司。
喬西表示:「由於這幾支股票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從數學上講,任何失望都會對整體指數產生影響。」
美國科技股要避免出現泡沫,就必須維持相對於市場10%的溢價,而喬西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他並不怪罪於科技公司的高估值。事實上,過去10年它們一次又一次地取得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的價值。過去10年科技龍頭的股票一路飆升:自2014年2月以來,輝達股價上漲了14927%,微軟上漲了964%,蘋果上漲了875%。雖然史指同期也上漲163%,但相較之下顯得微不足道。
不過,喬西認為過去10年的巨額獲利成長其實是不正常的。這是因為大部分的成長是網路效應的結果,這使得少數公司的規模膨脹,並有效地控制了市場。(財經新聞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