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宛如走近冷凍庫 芝城最低溫華氏零下30度

來美30年一度露宿紐約法拉盛 上海大爺回中國去世

理財Q&A:勤查信用報告 及早發現詐騙跡象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問:信用詐欺很猖獗,有沒有辦法從查信用報告看出被詐騙的端倪?來得及事先防範嗎?

答: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報告稱,消費者2023年詐欺損失超過100億美元。查看信用報告、保護個人資訊都有幫助。

信用報告可看出詐欺的蛛絲馬跡,及早發現就可及早處理,避免釀成大禍。

以下五個詐欺跡象應提高警覺

第一:報告中出現新帳戶

出現一個您本人完全不知道的新帳戶,八成是詐欺。有人非法存取您的個人資料並以您的名義開戶。

可聯繫三家信用報告機構Equifax、TransUnion 和 Experian,告知那是錯誤(專有名詞是「dispute 」(意指:爭議),之後馬上聯繫金融機構或信用卡機構等債權人報告有詐欺行為,要求關閉該帳戶並從您的個人資料中刪除。

可考慮在信用檔案中設定詐欺警報或安全凍結,增加額外保護,預防詐欺。

第二:有新的查詢動作

如果有您不知情的新查詢動作,可能是有人試圖以您的名義開設帳戶、或者申請信用/借款。也要趕緊採取行動,確保詐欺者沒辦法竊取更多資訊並進一步造成損害。務必聯絡信用報告機構報告、要求進一步調查。

第三:個人身分資訊欄出現陌生地址

信用報告如果出現陌生地址,可能表示有人在未經您授權下用您的個人資訊變更帳戶詳細資料。很令人擔憂,詐欺者可能試圖從您的實際地址存取或轉移敏感財務資訊。

一旦發現陌生地址,請馬上聯絡信用報告機構並提報這個可疑情況。

第四:信用報告出現「催債」(Collections)或「註銷」(Charge-Offs)

「催債」是指,因未付債款,債權人將欠債人的帳戶轉交給追債人;「註銷」是債權人認為債務不太可能收回便予以「註銷」。如果信用報告出現這些內容,表示您有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帳戶應該付款,假如確實如此,務必查明,否則,這些負面紀錄將大大拖累信用分數。

詐騙保護公司 Scamnetic 執行長兼聯合創辦人帕斯誇爾(Al Pascual)說,有些帳戶可能直到違約後才會被納入信用報告,這在醫療身分盜竊中很常見。查看信用紀錄是否有任何被提報為催收的項目也很重要。無論哪種情況,消費者都可能收到來自不知名貸方或催收機構的郵件或電話,另一個詐欺跡象,也要提高警覺。

應盡快聯絡信用報告機構、原始債權人,必要時也聯絡收款公司,從信用紀錄刪除詐欺性帳戶。

第五:信用分數突然陡降

信用分數陡降極可能是身分已洩露。詐欺者可能採用一些方法讓他們的行動不被發現,但有時候能操之過急而做過了頭,沒有按時付帳單、提高信用使用率,導致信用分數突然下降。

發現可疑詐欺行為怎麼辦

請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點:向當地警方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提交報告

向警方報案很重要,債權人可能需要出面調查並從您的信用報告刪除負面資訊。向聯邦貿易委員會(www.IdentityTheft.gov)報告身分盜竊,可獲得有用資訊,有助於採取必要措施減輕身分盜竊的影響。

第二點:免費取得信用報告

依法,每人每年都有權免費獲得一份信用報告。請造訪 www.AnnualCreditReport.com 以取得各信用報告機構的報告副本。如發現可疑活動,可立即聯絡各信用機構解決問題。

第三點:聯絡三家信用報告機構

對任何看似欺詐或不正確的資訊提出異議。聯絡方式包括打電話、網站或電郵。

也可在各信用報告機構的個人資料免費設定詐欺警報,讓其他人難以以您的名義開設新帳戶,每當出現警報,須驗證身分才會以您的名義提供信用。詐欺警報一年後可更新。

第四點:凍結信用

凍結信用以防止有更多未經授權的存取,是不錯的辦法。可控制信用凍結的時間而且可隨時解凍。這是保護身分和防止未經授權存取信用報告的主動措施,可限制查看信用資訊,身分竊賊將難以在未經您本人許可的情況下以您的名義開戶。

第五點:聯絡個人債權人和債務催收機構

透過聯絡,告知帳戶是詐欺的,並要求他們凍結活動或立即關閉帳戶。這麼做之前需要提供警方報告以證明身分被竊。可要求他們調查,免除您的責任並從您的信用報告刪除不利資訊。

第六點:加強安全

可勤改密碼、儘可能對線上帳戶啟用雙重認證。確保密碼不易被破解,而且不要與任何人共用。如果實在有太多密碼,可使用密碼管理器(password manager),透過程式產生高強度密碼並安全儲存。

第七點:監控信用

定期監看信用報告以發現可疑活動或身分盜竊跡象非常重要。

如果想更萬無一失,可考慮買身分盜竊保險,發生身分盜竊或欺詐時可針對財務損失理賠。

詐欺 信用卡 保險

上一則

日銀估CPI攀升 薪資成長、通膨影響本周恐升息1碼

下一則

川普「削減小費稅」現實面可行嗎?經濟專家建議提高最低薪資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