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線海運長約價 年度談判進入最後關頭 看漲兩成

全球貨櫃海運北美線的年度合約談判進入最後階段,近日傳出美國大型零售商正在簽署2025-2026年度北美線服務合約,價格比去年高出上看20%;4月開始進入第二輪的中型進口商及物流業的價格談判,年增幅則從兩成起跳。
全球貨櫃輪北美線的年度合約談判進入最後關頭,按照業內的時程規劃,4月底所有貨主都會與貨櫃海運業者完成新年度合約。全球指標航商日前喊漲4月北美線現貨價格,牽動全球貨櫃輪運價指數終止連十跌,上周遠東到北美線現貨運價強勁反彈,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2,177美元,周漲幅16.3%,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3,194美元,周漲幅11.4%。
台灣的物流業者指出,紅海問題不僅沒有完全解決且屢起波瀾,在無法確定行走紅海等海域安全性之前,全球航商航線服務仍會持續繞行好望角,世局愈亂將加劇全球海運鏈2025年船舶調度,貨櫃輪再度面臨供、需失衡問題,近期也開始加速長約的簽約進度。
貨攬業者指出,北美線的年度合約談判,第一輪都是先從大型的物流業者開始,所以他們的簽約價格成為第二輪中、小型客戶及物流業者的重要指標。業界傳出,美國大型零售商正在簽署2025-2026年度北美線的服務合約,合約價格比去年高出約15%至20%,4月開始中型進口商、物流業的合約價格談判展開。市場推估,勢必高於大型物流業者,所以價格將高於去年同期20%以上。
台灣貨櫃三雄之一的萬海也表示,去年紅海危機問題已經延續到今年,近期運價連十跌回檔修正,主要是受到華人農曆年後需求不振波及,然而因為中東地緣政治問題,只要市場需求回籠,船舶供給不足的情況還是會浮上台面,客戶對於合約價格要比去年同期調漲,普遍都能接受。根據已經完成談判結果分析,客戶可接受運價較去年平均調升兩到三成。
台灣知名海運物流業者也表示,中東地緣政治問題再度升溫,全球貨櫃輪市場「暗潮洶湧,驚濤駭浪」,川普關稅政策及以哈衝突等問題還是影響今年市場供給最大的變數,由於不可控制變數多,船公司跟客戶簽長約是一定要漲價,因應市場變化加劇,合約內將會有各種附加條件,因應市場未來變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