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轉型為生產原創內容和娛樂產品公司 股價衝高
成立78年、發明Walkman隨身聽和熱門遊戲機PlayStation的Sony公司,一直是消費電子產品的標竿企業,但過去25年對Sony而言,卻不太好過。
Sony錯過了手機革命,雖然PlayStation一直相當有利可圖,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成本卻日益升高,需求也逐漸放緩。如今串流市場商機湧現,Sony試圖由一個消費產品的經典品牌,轉型為生產原創內容和提供娛樂產品的公司。
這個策略看來相當成功。Sony集團的股價過去三年已從數十年來的低谷回升。Sony上一次股價到達目前水準之時,美國總統還是柯林頓,且PlayStation 2才正要在美國上市。
麥格理資本證券指出,近來Sony股價首度衝上2000年3月以來最高點,表示市場對該公司增進旗下遊戲產品、朝娛樂事業發展的能力,足具信心。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范德魯恩說,在日本市值排名第三的Sony集團,藉由在遊戲機之外進一步開發遊戲業務,並透過收購其他公司來擴張智慧財產(IP),成功翻身。
Sony在2021年收購動畫串流服務公司Crunchyroll,2022年再以36億美元收購美國遊戲開發商Bungie。
此外,Sony集團旗下除了有生產PS的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還有出產蜘蛛人系列電影的Sony Pictures,以及包含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在內的Sony Music。
范德魯恩說,Sony試圖結合旗下子公司,發揮綜效,生產原創娛樂內容。
整合旗下品牌IP的策略,其成功之處,可從Sony於2023年在HBO和Max推出由其2013年遊戲改編的影集「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中,窺見一斑。這影集在第75屆艾美獎獲頒八座獎項,更是第一個改編自電玩遊戲、又獲好萊塢好評的影集。因為沒有自家串流平台,授權IP和原創內容,是Sony與Netflix、迪士尼和亞馬遜等串流巨擘競爭的手段之一。
Sony集團通訊長(CCO)勞森表示,Sony自2018年收購EMI出版後,Sony Music便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出版商,Sony迄今也已在旗下各式娛樂業務的內容IP上,投資約1.5兆日圓。
勞森說,「Sony集團已將戰略轉向加強創作和娛樂資產」,且該公司正聚焦於「與Sony姐妹公司間的新合作」,包括大舉投資動漫產品。
Sony在截至3月的上個會計年度,含音樂、電影和遊戲在內的娛樂事業收入,占總營收的60%,是十年前的兩倍。
Sony 11月公布的季度淨利成長69%,部分是由遊戲業務帶動。遊戲的獲利能力,是Sony本年度每季業績維持強勁的原因。Sony並已確認將入股角川,將以約500億日圓(3.19億美元)取得角川約1,200萬股,對角川持股達約10%,成為角川最大股東。
儘管如此,過程中難免有些逆風,Sony今年推出的「星鳴特攻」(Concord)電玩遊戲,以及Sony影業的蜘蛛人宇宙最新電影,多半不受粉絲歡迎。
麥格理指出,Sony仍然保有電子產品業務,其影像感測器事業與蘋果等公司合作,Sony也生產高階相機。然而,Sony已擺脫其大眾消費電子產品的身分。
Sony有意在2025年分拆其線上銀行和保險部門,進一步投入娛樂事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