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前被問「美中選哪邊」 星國選邊站調查:東協更傾向美國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3日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2025」顯示,若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52.3%的受訪者選美國,47.7%選中國,美國今年重獲過半東南亞受訪者青睞,中國未能守住去年首次超越美國的微弱優勢。分析認為,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南海主權爭議緊張有關,但這份調查是遠在川普關稅大棒之前所做。
川普政府4月2日將對等關稅大棒揮向全球,東協10國有6國的關稅在30%以上。這份報告的調查時間是在今年1月3日至2月15日展開。
該智庫的亞細安研究中已連續第7年調查東南亞知識菁英對中美等國的觀感與信任度,以及對本區域地緣政治課題的看法。在「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此題,去年50.5%選中國,49.5%選美國,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首選,但今年調查結果再度反轉,美國反超中國。
分國家來看,今年傾向中國的以印尼(72.2%)、馬來西亞(70.8%)、泰國(55.6%)、汶萊(55%)和寮國(51%)為主。傾向美國的則有菲律賓(86.4%)、越南(73.5%)、緬甸(57.7%)、柬埔寨(57%)和新加坡(52.9%)。
若與去年相比,寮國選擇中國大減近2成至51%,只比選擇美國多2%。汶萊選擇中國從70.1%大減至55%,選擇美國則從29.9%增至45%。新加坡今年選擇中國則增至47.1%,選擇美國降至52.9%,中美差距縮小。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前美國總統小布希時代擔任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格林(Michael Green)分析,美國去年被中國超越,很大程度上與以哈衝突有關;今年反超則因東南亞最關切中國在南海的強硬行為,這也與選擇美國作為安全夥伴的人增多有關聯。
調查顯示,南海緊張局勢是今年受訪者最關注的地緣政治問題,比去年高出11.7個百分點,並取代去年排第一的以哈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多達40.7%認為「川普2.0」的美國會與東南亞增加接觸,比拜登政府最後一年的25.2%大幅增長,其三大理由是:川普對中國強硬有助維持區域的權力平衡;川普強有力的領導可解決世界各地的衝突;川普可能會與一些東南亞國家合作對抗中國。
同時,44.9%視美國為可靠的戰略夥伴和區域安全提供者,比去年增加10個百分點。格林指出,由於解放軍的行動範圍、演習、接觸日益激進,東協內部對中國的安全認知將惡化。在川普宣布加徵對等關稅後,他認為這在短期內可能對美國與東協的經濟關係產生負面影響,但雙方的安全關係可能更加密切。
儘管今年較多受訪者在被迫選邊站問題上傾向美國,但中國仍被認為是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大國和政治及戰略大國。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學者劉琳指出,經濟是中國與亞細安關係的主要驅動力,但她坦言,在地緣政治影響力方面,信任一直是雙邊關係的主要障礙。她認為中國和東協應妥善處理分歧,嘗試控制爭端,並在南海加強實際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