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集/李安沒背向觀眾 幸未遇上文化部

在野黨大刪文化部預算,引起若干「文化人」抗議扼殺產業生機,直言「罷藍委」。照理說,爭取預算補助應該拿出績效,證明藍委濫砍。但不少「文化人」卻先響應綠營大罷免,催動連署。引人質疑:補助未必有助文化產業競爭力,倒養肥不少側翼。
近年少數進入日漫市場的作者彭傑說,政府補助太多,「會背向讀者、面向政府」,若沒有產值就不是產業。連署抗議的動漫工作者上千人,其中有多少是面向政府,幫黨國畫哏圖攻擊政敵者?若總產值不具市場意義,刪減預算,不正好可檢視補助政策的用心和效益?
知名親綠插畫家坦言,靠「文化部爸爸」補助度日,因創作的日子不好過。網民剝削感炸鍋,許多人抱怨:須兼差才夠養家,憑什麼納稅養這些好手好腳的側翼?有人酸文化部,若不是刪預算,還不知政府培養這麼多「愛國作者」。
支持刪預算的聲量並不小,反對者便拿李安為例反駁,指他出道作品也是靠補助。但30多年前的李安,失業時寫《推手》、《喜宴》劇本並非為特定獎項而寫,他參加的新聞局甄選也未預設條框。不像今天的文化部,將有限預算全押在「台流黑潮」,指定創作要壯大台灣。
如果李安向文化部投稿參賽,他充滿中華文化元素的劇本,會贏過《零日攻擊》,得到評審青睞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