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用覆議提煉仇恨 以罷免收割人性 柯建銘、卓榮泰自我作踐
開工首日,中選會的首件大事,是忙著受理20個團體遞送的罷免提議書。其中,19案是為罷免國民黨立委,另一案是為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可想而知,這些罷免案全是民進黨側翼所發動,他們並特意選在同一時間舉行記者會。同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新春團拜上皮笑肉不笑地抱歉,說茶點沒了,「真的是沒了」,為預算再補一齣哭窮戲碼。
對這些進展,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喜不自勝。他當天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聲稱本會期就是「罷免會期」,大罷免一定「大成功」。他並預測,史上朝野最對立的時代,9月1日就會恢復平靜,屆時罷免投票結束,「院長、副院長都會順勢換人」。老柯的張狂,不是沒理由的。他上個會期呼嘯國會的行徑,受到各界批評,他仍執意而為,現在正是他「驗收成果」的時刻。正是他用暴怒暴走,召喚出綠營漫天仇恨值,現在才有廿個罷免案送件的佳績。
柯建銘的得意,和卓榮泰的僵硬,形成對比。卓揆上任至今,除了被國會混戰拖住,行政上幾乎看不到建樹,讓他成為一個「沒有存在感」的院長。前閣揆蘇貞昌任內以蠻橫跋扈著稱,讓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淪為「行政院立法局」,供行政院予取予求。如今形勢逆轉,沒有主見的行政院長,只能聽憑已失去多數地位的民進黨團總召指揮,企圖用混戰的方式扭轉劣勢,自甘降為「立院黨團行政局」。這種「尾巴搖狗」的變化,才是賴政府最大的危機。
卓榮泰的虛弱,已難以遮掩。他開春上工第一件事,就是追問立法院是否收到《選罷法》覆議案,這當然也是配合柯總召的布局演出。數日後,覆議案必然以失敗收場,此一結果早在預料之中;問題是,為何卓榮泰仍堅持要加演這一場?原因很簡單,就是要透過不斷的程序杯葛及議事對抗,才能「提煉」出綠營支持者最大的「仇恨值」,掀起「大罷免」的狂潮。這就是柯建銘的如意算盤。中華民國成立100多年來,行政院僅提過13次覆議案;但卓榮泰只上任八個月,就提了三次。這樣的紀錄,卓揆感到光榮嗎?
一個政黨如此處心積慮地想要掌控一切權力,卻無意拿出什麼積極作為服務人民,對於偏差的政策則拒絕修正,更不想聽取選舉民意或立法機構的制衡。這種政黨,配得上它所擁有的權力嗎?一個執政者,若只顧自己的光鮮作威作福,不顧社會大眾而只照顧自己周邊的沾親帶故者,不顧施政卻只會玩杯葛和鬥爭的政治遊戲;那麼,人民有什麼理由要把權力繼續託付給它?
柯建銘召喚的「大罷免」,雖只是針對國民黨立委而發,其實也在掀起台灣社會對立氛圍,更為了推翻一年前立委選舉的結果。這種作法,本身就在撕裂社會,也在破壞民主價值,是全球民主國家罕見的逆行。更嚴重的是,民進黨利用覆議、釋憲、罷免等極端手段來提煉仇恨,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其更昂貴的代價,是台灣社會人性和公理的泯滅。
近日藝人大S徐熙媛在日本因流感猝逝,外界一片嘆惋。未料,綠營罷免團體卻質疑,其死訊選在罷免記者會前發布,是故意要用來轉移對綠營大罷免的注意力。更有綠營網紅發文,稱希望「大S投胎到中國」。如此冷血到喪心病狂的言論,如果不是政治人物再三提煉刺激,社會何以至此?
可悲的是,號稱「民主進步」的政黨,面對柯建銘、卓榮泰這一代政治人的自我作踐行為,竟沒人敢出聲制止。權力使人腐化,果真不假!(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