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如果我有10萬元閒錢 規畫儲蓄 為退休做準備

理財女性篇/女性存錢為何比男性少?理財更需策略

新聞評論/菩薩畏因:賴總統的解方 要問賴主席

賴總統須與賴主席「合體」,才能找到政局解方。(記者林伯東/攝影)
賴總統須與賴主席「合體」,才能找到政局解方。(記者林伯東/攝影)

賴總統召集五院院長舉行憲政史上首次「院際協調」,動作很大,卻是徒勞。賴清德雖享受了元首的表面崇隆,但對於解決行政和立法兩院間的總預算之爭,乃至大罷免掀起的政治對立,卻毫無助益。這次國政會商充滿儀式性氣味,但皆屬虛招;更糟的是,司法院、監察院都是代理人出席,反暴露賴政府的殘缺不全。

這次的五院院際協調,主要是為了行政院和立法院間的幾波對抗而發,與司法、考試、監察等院基本無關,他們只是被叫來陪坐以壯聲勢。因7名大法官任滿退休尚未填補,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只是暫代;監察院則因院長陳菊生病住院,由副院長李鴻鈞代表出席。如此東拼西湊,所謂「院際協調」只是徒具形式,一點也無助凸顯賴總統的「威武」。

由於立法院是合議制,韓國瑜雖以院長身分出席,但他只能作原則性的表達,而無法代各黨立委作出任何實質承諾,以免僭越民意。從韓國瑜在會中的發言看,他要求賴政府「不要對總預算案提覆議」,呼籲賴總統「停止大罷免」,並承諾協調三黨在本周末前送出總預算審查案,這些都是相當中肯合節的表態。至少,從民眾厭惡朝野惡鬥的立場,韓國瑜的呼籲符合多數人期待。

反觀賴清德,他引佛家用語「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來回應韓國瑜,則顯得賣弄玄虛而迴避問題。賴清德說,「因」解決了,大罷免就能雲淡風輕,自然會消退。亦即,他認為在野黨刪減總預算是導致大罷免的「因」,如果總預算問題解決,大罷免即能平息。這種說法,不僅抹煞了立法院預算審查的憲政職責,也暴露了賴清德的行政霸道。言下之意,在野黨要先退讓,否則綠營支持者絕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不知道賴清德真正的宗教信仰如何,但他隨口引用佛家用語來應對政治議題,看似新鮮,卻也顯得突兀。尤其,當他說到「菩薩畏因」時,似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提高到「菩薩」的地位,聲稱要先從「因」著手,解決眾生的「果」。問題是,他對於「因」的理解,是正確的思索嗎?事實上,總預算刪減或許引發綠營大罷免的發動;但如果更往源頭追溯,少數政黨卻拒絕接受在野的監督,預算的浪費、虛編、自肥,當家鬧事的執政者任意號召側翼發動「惡罷」,這些不才是台灣政治陷於泥淖的真正因素嗎?

賴總統煞有介事地啟動「院際協調」,目的在逼立法院吞回總預算的刪減;這場戲或許滿足了賴清德的權威感和儀式感,但五院的陣仗再大,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原因是,賴清德該召開的是國是會議或朝野會談,而不是這種大頭大腦、自相取暖式的院際協調。畢竟,總預算及大罷免的爭議並不是五院之間的嫌隙,而是朝野政黨在國會的民意代表性問題,賴清德把問題簡化和模糊化了。

一針見血地說,賴清德在行使其總統職權時,常常切割自己「賴主席」的角色,這才是他無法持平處理國政時的主要原因。在許多需要他以賴主席身分與在野黨對等溝通時,他通常都訴諸總統的權威來應對;另一方面,他又縱容黨同志或公職人員利用國家資源來對抗在野黨,這才是朝野惡鬥無法止息的根本原因。因此,當賴清德說出「菩薩畏因」之語時,他真的覺得自己對總預算或大罷免毫無責任嗎?他又真的想要撫平眾生對於朝野惡鬥這個「果」的不安嗎?

「院際協調」的大戲落幕,未激起民眾一絲感動。若以菩薩自許,賴總統須與賴主席「合體」,才能找到解方。(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預算 賴清德 罷免

上一則

汪道涵次子汪致重抵台弔唁辜嚴倬雲 台海陸兩會接機

下一則

分屍案兇嫌…殺人後求領補助 議員憶「木訥像平凡阿伯」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