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總統搞大罷免 大法官怎會過 柯建銘改口「提名正確」

總統府上周公布最新一波大法官人選,其中,台灣高檢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為司法院長被提名人,遭在野質疑,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原也認「不妥」,但昨改口稱全力支持。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批評,柯建銘完美詮釋換了位子換了腦袋;學者則質疑,大法官提名人(賴清德總統)發動大罷免,本質上就是否定現在的立法院多數,立法院為何要讓提名的人過關?
對於蔡秋明被提名為司法院長,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日前質疑走回「審檢一家親」的威權老路,柯建銘也稱「當然不妥」。但柯建銘昨改口,強調當時受訪並不知道總統已公布大法官名單,當然覺得檢察官當司法院長較不妥,經理解整個提名邏輯與背景後,名單也經審薦小組通過,他認為賴總統所提名單非常正確。
柯建銘表示,「黨團包括我以降,絕對全力支持,請不要再見縫插針」,呼籲藍白共同支持,別站在憲法對立面。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酸,柯建銘大概是被關切了才急改口,不過,總統有權利提名,立委就有義務審查;現在尚未進入實審查階段,藍白都沒有表態誰適任與否,柯建銘轉那麼快,自己打臉自己,有點好笑。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表示,被提名為司法院長的蔡秋明沒有法官經歷,在野黨也無法理解,總統府為何要找一名從未擔任過司法院相關職務的檢察官來擔任司法院長?
對於檢察官擔任司法院長是否合適,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若擔任「陽春」大法官,那不是問題,但若擔任職司「司法行政」與「司法政策」的司法院長,就有角色衝突的疑慮。
廖元豪說,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就是兩端政治的對話與拉鋸;總統提名,應該要「擔保」他們能通過立法院審查,否則送這些望重士林的學者進叢林,也是另一種羞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