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變身鬥爭團體 民進黨真的在執政嗎?

大罷免風起雲湧,台灣政治就只剩下指控、標籤和亂飛的假訊息,再沒有理性討論空間,這些行動主要由民進黨引領主導。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閣員四處下鄉開講,數落在野黨的不是,神采飛揚;而狂躁的總召柯建銘,則率黨團在國會議場「敲拐杖」、「貼封條」杯葛總質詢,進而查封國會。從這些表現看,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其實更像一個動員鬥爭團體,只顧煽起對立戰火,並不在乎如何執政。
當整個賴政府率領黨政投身大罷免,國內政治即註定淪為仇恨殺伐的場域,一直到8月罷免投票結束前,台灣都不可能再有寧日。令人擔心的是,這段時間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正大肆開打,衝擊台灣及全球經濟甚鉅;而立法院的監督功能形同癱瘓,心不在焉的卓內閣則鬆散無能毫無對策。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我們的產業只能自求多福,或只能任憑宰割?
當賴政府全心全意投入大罷免,利用各種低劣的技術性策略杯葛反制,已造成體制運作的癱瘓。近日,立院「國發基金調查委員會」調查國發基金投資不當問題,邀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前往報告;劉鏡清第一句話竟說,「我們黨團認為這是一個違法的會議」。堂堂國發會主委在立法院答詢,竟然奉「黨團」的旨意行事,這是多麼荒唐與不堪!就算劉鏡清不懂「黨政分離」的概念,難道也不知道政務官應有自己獨立的政治人格,在體制上也完全沒有聽命「黨團」的道理。但在民進黨團教唆下,劉鏡清竟稱國會調查為「違法」;這種事,日後勢必層出不窮。
卓內閣政務官自我作踐,還不止如此。為了驅離三名陸配,內政部長劉世芳拿出「大砲打小鳥」的本事,左批陸配亞亞「不是簡單的媽媽」,右評陸配小微「跟國台辦關係不錯」,印證那句「間接影射殺傷力最強」的名言。驅逐幾名陸配,若是「依法行政」,交由事務官執行即可,何必要部長親自上陣動刀?包括北一女老師區桂芝批評賴總統將對岸定調為「敵對國家」,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竟質疑她是否適任,也同樣撈過界太遠,意圖用政治權威欺壓平民。
為了大罷免,造成行政及立法體制空轉停擺,代價已經太大。更糟的是,賴政府竟用各種手段限縮言論、催化仇恨,不惜對國家社會造成長期傷害。賴清德祭出「賴17條」,宣布恢復軍審,制定專法管制言論,都是在「國家內部找敵人」,連陸配、小公務員都不放過。沈伯洋將國民黨、民眾黨、新黨和共產黨貼上「四合一敵人」標籤,鎖定在野黨抹紅,更是催化大罷免的有效撒手鐧。75名學者連署要求捍衛法治及言論自由,卻遭綠營側翼鋪天蓋地的出征,即不難想像社會氣氛如何。
意外的是,民進黨這股「逆我者亡」的騰騰殺氣,近日竟然開始劍指綠營今昔同志,令人瞠目結舌。柯建銘公開點名沈富雄、郭正亮、林濁水三名昔日同志,怒嗆三人「賣台背骨」,會留下歷史惡名;事實上,素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林濁水對大罷免持支持立場,只因提醒柯建銘要如何化解藍營指他「想當立法院長」的攻勢,竟遭老柯惡言相向,說他「假台獨,真賣台」。不僅如此,綠營基層高雄市議員黃明太逆風力諫黨中央,稱高雄議會一直都「朝小野大」,也沒有窒礙難行,他立刻遭到綠營圍攻痛批,叫他「滾出民進黨」。
從大罷免的聲勢,民進黨不愧是厲害的動員鬥爭團體,把台灣政治、社會、黨內都撕裂。問題是,它真的在乎執政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