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進校園惹激辯 中山移海報 政大:不為單一政黨宣傳
大罷免第二階段進入最後倒數,近日不少大專校院多有學生自發設立罷免攤位,但引起師生正反兩派激辯。對此,教育部表示,尊重學生表達其意見的權利,依循民主法治精神,進行理性溝通以形成公共意見。
近日各大專校院多有學生設立大罷免連署站,但引起正反兩派交鋒,以國立政治大學為例,部分學生認為罷免連署屬於政治活動,且「政治」不得進入校園;支持者則反駁,政治大學創校背景即政治意味濃厚,且學生在校內應有言論自由。
政大圖書館前罷免攤位曾因為未經申請而遭撤,對此,教育部也說明,此屬於大學自治事項,宜由各大學檢視校內相關規定為之。
究竟師生能否在校內從事政黨活動。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方元沂表示,根據教育基本法第六條,「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該條規範的對象是學校,要求學校行事秉持中立原則,但師生從事政黨活動主要還是受憲法言論自由所保障,
方元沂也舉例,如2019年反送中各校多設有連儂牆,後教育部也多認定師生均有對事件表態的言論自由,但學生要設立相關攤位、站點,則還是要符合各校的場地租用規範。
另據台北中國時報報導,中山大學發生鼓勵罷免的海報遭移除,校長李志鵬11日發文,強調言論自由,承諾學校將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清大近日也有學生在校內設立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站,台大一名黃姓學生則是最近在校園臉書發文,稱願協助蒐集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連署書,之後收到「綠蟾蜍」等抨擊回文。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11日表示,尊重表達政治立場的自由,但罷免行動不應進入校園,更不能藉課堂影響學生,國民黨立委翁曉則批評「教育部要繼續視而不見、默不作聲?!」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