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探望生病父親返美被捕 女子持綠卡加州生活30多年

一洲焦點/兩組數據看美中拚新關稅、川普百日的虛與實

向美告密終結台灣核武夢 張憲義:不後悔、沒背叛自己

曾任中華民國陸軍上校的張憲義,近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談論當年擔任美國中情局線民且阻止台灣研發核武一事。圖為張憲義2017年新書發表會場景。(本報資料照片)
曾任中華民國陸軍上校的張憲義,近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談論當年擔任美國中情局線民且阻止台灣研發核武一事。圖為張憲義2017年新書發表會場景。(本報資料照片)

1988年時任中山科學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陸軍上校張憲義叛逃美國,洩露台灣的核武計畫,之後在美方壓力下台灣核武夢告終。近日81歲的張憲義在CNN專訪中說,他不後悔當初的決定,「根本不存在背叛,我做的事對台灣人民有益」。

CNN報導指出,台灣內部對張憲義案有兩種不同評價。有一種觀點認為台灣情況跟烏克蘭放棄蘇聯時代的核武類似,少了核武的保護讓俄羅斯敢入侵烏克蘭。另一種觀點是若台灣繼續發展核武可能增加中國進攻台灣的風險,台灣也可能失去美國支持。

張憲義在訪問中表示,台灣沒有核武對兩岸關係更有利。他說,「我不想與中國大陸發生衝突,使用任何致命的化學武器或核武,對我來說這是愚蠢的想法。我相信我們都是中國人,這樣做沒道理。」

來美進修 學習開發武器

1964年中國核試成功後,台灣開始擔心核武威脅,於1966年啟動核計畫,張憲義前往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進修核技術。他透露,儘管台灣對外聲明研究僅用於和平目的,但被派去美國的學生都清楚,真正任務是學習開發武器。

當時張憲義發現自己被盯上,有不明人士致電,自稱來自一家公司,稱對核電業務感興趣,邀約共進午餐。張憲義因專注工作任務且不感興趣便回絕了。多年後他才知道,對方是中情局。

回到台灣,張憲義晉升中校,並主持核能研究所模擬核爆程式碼計畫。核能研究所以民間名義秘密推進國家武器研發,當時為降低核武暴露風險,只尋求秘密建立能快速且隨時生產核武的能力,而不建立核武儲備。

4年線人 讓CIA掌握研究

1978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警告,如果台灣獲得核武,中國將以武力回應。這項聲明讓知悉核武計畫的張憲義備感壓力。1970年代末期,張憲義再度赴美,隨後在中情局接觸下於1984年正式成為美方線人。

張憲義回憶,接下來四年,每隔幾個月會與一名叫「馬克」(Mark)的中情局官員在台北一些安全地點碰面,包括士林夜市附近的公寓。張憲義會分享最新研究訊息,提供敏感文件照片,以及證實情報。中情局也會仔細記錄,同時表明會盡力保護張憲義及其家人。

美方施壓 以張情報為證

對於張憲義的告密行為,美國學者、「台灣前核武計畫」作者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指出,台灣的核計畫以民間用途為名掩蓋得很好,張憲義的揭露讓美方能確定並阻止這一威脅。

1988年,張憲義在美方協助下叛逃,家人也輾轉前往美國會合。雷根政府隨後藉著蔣經國去世、李登輝就任契機,以張憲義提供的證據施壓台灣摧毀即將完成的核武計畫。數月後,美國派遣專家到台灣拆除一座鈽分離廠,還負責監督去除重水和核燃料。

張憲義表示:「至少我們沒有挑釁中國,避免了台灣遭受侵略戰爭。」他說,他本著良心行事,「不存在背叛,至少是沒有背叛自己」。

張憲義間諜人生 (聯合報系)
張憲義間諜人生 (聯合報系)

烏克蘭 蔣經國 俄羅斯

上一則

家屬都在國外 找不到人簽手術同意書 孤老者喪命

下一則

賴清德出馬挺大罷免?綠:還不到時候 仍以民團優先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