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美設研發中心變「美積電」?前經長:台矽盾不保

台積電宣布千億美元的擴大在美投資案,半導體專家表示,投資計畫涵蓋設立研發中心,反映台積電向川普政府提出的投資案不是開空白支票。至於是否會讓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則需密切注意台積電美國研發中心未來的定位及研發方向,如是前段製程的研發,未來1.4、1.6奈米乃至更先進製程,就不一定要在台灣做,衝擊就相當大,「台灣矽盾就要失去防護力」。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表示,「台積電變美積電,門都沒有」,原因是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的量產必須緊跟著研發,一定會在台灣先量產;且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絕對會根留台灣。
但言猶在耳,時隔不到兩個月,台積就宣布將在美設研發中心,引發網友狂酸,像是「台積電最後真的連門都沒有,直接變美積電」、「連研發中心都保不了,整碗被端走」。
不過,本報系聯合報報導,熟悉半導體產業的專家分析,台積電宣布的投資計畫,因為是台積電獨資進行,不會變成美積電,技術也不會外流,也不會掏空台灣。至於這次提出的投資計畫,雖然包括研發中心,但研判與台灣的研發中心定位不同。
台北中國時報報導,台灣前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這件事對台積電有三項不利影響,首先是排擠在台建廠資金,導致第二產能減少,最後是盈餘利潤縮減。再來從台灣角度看,形成國家安全、經濟安全雙重損失。
尹啟銘指出,因為研發中心目的是最新製程,現在到美國去,以後最先進就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美國。以前12吋晶圓要到台積南京廠生產,民進黨呼天搶地抗議,現在最先進都要過去,民進黨怎麼就不講話。
他表示,很多人肯定這是全球布局,可是去全球不是要把最先進、核心製程移到國外,「地緣政治衝突下,台灣最倚賴的就是晶片,現在都拱手讓人,我們手上還剩什麼?」
台積電則表示,擴大美國投資,主要是因應客戶需求,以達到生產製造經濟規模,目前在台投資計畫不變,對日本、德國投資計畫也會持續進行,並強調公司的股利政策不變,未來將繼續致力於年度和季度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且穩定成長的每股現金股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