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宮:對中關稅達145% 小包裹增至120%

6000名無證移民被社安局列「已歿」社安號碼失效

台積電赴美設廠產業空洞化? 科技人士籲「以拖待變」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對於台積電投資美國上千億美元,陳子昂6日上午表示,建議台積電「以拖待變」,拖到2028年。(記者廖士鋒/攝影)
對於台積電投資美國上千億美元,陳子昂6日上午表示,建議台積電「以拖待變」,拖到2028年。(記者廖士鋒/攝影)

台積電持續赴美設廠,近日準備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以上,引起諸多關注,科技產業專家認為,台積電若真的落實這些投資,對台灣影響就是產業空洞化,但因在美國建廠效率很差,建議台積電「以拖待變,慢慢拖到2028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上午舉行「2025年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華南金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陳子昂指出,台積電赴美設廠,從台灣產業角度來看是「利空」,從台積電角度來看則是「有得有失」。

他分析,當初要上談判桌時,川普政府丟2個風向球:課稅、英特爾,談判結果是台積電丟掉英特爾、得以獨資,但需要在美投資4年、1000億美元,加上正在進行的200億,換算就是每年300億,等於台積電未來投資經營重心都在美國,因為台積電資本支出約為每年400億,美國有300億、台灣只剩100億,對台灣影響將是產業空洞化。

但他強調這都是數字,對台積電的影響,優點是其獨霸美國市場,「左打三星、右甩英特爾」,客戶都在美國,營收就會增加,在美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跟著增加;但缺點是毛利率會下滑,因為美國生產成本高,包含建廠成本、員工薪資、營運費用、研發費用,設備折舊費等,這些加總「大概都是台灣1倍」。

他的建議是「以拖待變,拖過2028年」,他指出,在美國建廠效率很差,要4年(台灣約2年),行政效率也很糟,加上缺工(美國優秀科技人才沒有人願意去晶圓廠上班),還有企業文化等,所以也是外界對台積電未來經營不容樂觀的原因,他仍建議「以拖待變,我答應我要幹,但你(美國)效率差,所以慢慢拖到2028年。」

他並示警,如果台積電百分之百執行1000億美元投資,「台灣的『矽盾』不見了」。

台積電 英特爾

上一則

逃不過?美媒:川普仍要對台晶片加稅 包括裝台晶片用品

下一則

前藝人李威所涉精舍命案 3女疑串證羈押禁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