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拉軍費到GDP3% 薛瑞福:非天花板 也須注意錢花在哪

美國聯邦參議院26日針對美國印太戰略舉行公聽會,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認為,為因應未來的戰爭型態,台灣不只需要增加國防預算,還必須做出對的投資,包括現代化指揮系統、無人機等。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6日以「共同的威脅:印太同盟和在當今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分攤責任」(Shared threats:Indo-Pacific alliances and burden sharing in today’s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為題,邀請學者專家舉行公聽會。
薛瑞福指出,台灣目前的國防預算占GDP的2.5%,並承諾提高到占3%,且台灣宣告這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
不過薛瑞福認為,美國不該只關注台灣國防預算的多寡,也必須注意到台灣把預算花在哪裡、投資在哪裡。
薛瑞福表示,在戰爭型態的改變之下,台灣必須現代化軍隊的指揮和控制,強化他們在戰場上的決定;同時,台灣應該更關注各項無人機,包括水下無人機。
薛瑞福說,美國除了協助台灣訓練軍隊,也應該引導台灣做出這樣的投資策略,才有助於支持嚇阻策略。
中國軍事與安全問題專家梅慧琳(Oriana Skylar Mastro)則表示,台海發生任何狀況,中國大陸都希望能夠3周至4周內速戰速決;梅慧琳認為,美國必須在有能力在那樣短的時間內介入衝突。
梅慧琳認為,北菲律賓和日本西南地區是唯一在戰鬥中可以立即支援台灣的地方。
梅慧琳說,美國目前尚未針對及時應對台海衝突,在空中和水上能力做出必要的投資;不過梅慧琳認為,要是美國做出投資,關鍵就在於可以在數小時內獲得允許,使用北菲律賓和日本西南地區的基地。
梅慧琳說,只有拖延衝突的時間,才有可能讓其他國家參與,包括澳洲、第二島鏈國家等。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朝鮮半島項目主席車維德(Victor Cha)則說,北韓對俄羅斯在俄烏戰爭的支援,讓很多印太國家都感到不安,俄烏戰爭讓大家感到,不但台海可能爆發戰爭、朝鮮半島也可能爆發戰爭,甚至這些戰爭有可能同時爆發。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