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台積擴大投資美國已不可免 去台化未必成定局

日經亞洲26日報導,台灣與中國關係持續惡化,美國憂心台海衝突重創全球晶片供應鏈,台積電遭遇美中壓力夾擊,擴大對美投資已「不可避免」。報導提到,台積電在台灣的在地條件難以複製,加上海外設廠供應鏈挑戰,台積電去台化未必成定局。
一名台積電前資深主管指出,面對地緣風險與美方壓力,擴大在美國投資已是「不可避免」。
美國製造將成為台積電未來營運版圖重要一環。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預估,台積電加碼投資的1000億美元,將在2030至2032年間讓美國先進晶片自給率提升至40%至50%。若美國晶圓價格較台灣高出三成,亞利桑那廠營收最快可在2032年占整體營收三成。
一名設備供應商直言:「聽說台積電還要在亞利桑那再蓋五座廠,我們真的嚇到了,光是焊接工人的費用,亞利桑那是台灣的10倍。」
一名晶片設備業資深高層對日經表示:「局勢不會一夕改變,但若美國投資全面落實,五到十年內勢必削弱台灣作為全球晶片重鎮地位。你不能期待台積電在台美都打造如此昂貴的設備。」
但也有市場專家提醒,資本投入不等於短期內就能產出高品質晶片。美國銀行亞太科技研究協調員Simon Woo表示,亞洲以外地區要發展半導體製造,「良率」與「人才」是兩大關鍵。他說:「晶片不像星巴克咖啡那樣全球一致,更像生魚片,日本的最好吃,在地條件難以複製。」
儘管台積電積極擴廠,供應鏈卻普遍遲疑。多位化學與材料業者向日經表示,短期內難在美國收支平衡。一名晶片材料供應商直言,唯有亞利桑那六座廠全數投產才可能損益兩平,「但那還有得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