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宮:對中關稅達145% 小包裹增至120%

6000名無證移民被社安局列「已歿」社安號碼失效

抗日戰爭勝利80年特展 老兵憶戰爭殘酷 籲保衛和平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為了對「老兵」表達敬意,主辦單位安排「榮恩之聲合唱團」獻唱「十萬青年十萬軍」、「青年軍軍歌」等歌曲。(圖/台北市感恩協進會提供)
為了對「老兵」表達敬意,主辦單位安排「榮恩之聲合唱團」獻唱「十萬青年十萬軍」、「青年軍軍歌」等歌曲。(圖/台北市感恩協進會提供)

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尋找80年前的一位青年—『青年軍』成軍80周年特展暨系列活動」正在台北市中山堂展出。在3月30日的記者會上,青年軍「獨立憲兵團」的98歲「老兵」潘長發受邀出席,他說,他曾見過韓戰後的景象,特別強調戰爭的殘酷性,國人應努力保衛得來不易的和平。

另有兩位「青年軍」老兵到場,分別是207師的102歲老兵李慶榮伯伯,與曾參加過金門保衛戰古寧頭戰役201師「老兵」102歲的劉發貴伯伯。劉伯伯表示,在戰鬥過程中,他的右眼被前方砲彈打起沙石打傷,第二天後送台灣,住了近一年的醫院,但視力也從此不行了。

「尋找80年前的一位青年」特展,是由台北市感恩協進會主辦,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君山會上表示,他也是「青年軍」二代,父親是206師,他剛好是歷史研究者,又研究軍事,所以特別有感,就歷史角度說,台灣是一個好地方,很「乾淨的地方」,希望這樣的平安,能夠再保個30年、50年。

李君山說,台灣過去打過最大的一次戰爭是1895年的「乙未割台」,日本人武力征服台灣,之後其實沒什麼戰爭,1949年後,因為在台灣海峽、在金門「打贏了」,也才有目前的和平,現在講戰爭其實都是很嚴重的,「老人家都會很難過」,他也希望千萬不要因為政治,把「假的玩成真的」。

30日另一場主講「青年軍與東北內戰」的楊維真教授表示,他父親是青年軍第209師,參加過八年抗戰與四年內戰,「人生最精華的12年都在戰場上度過」,30歲才來台灣,經常對兒女說「人生像是浮萍」,也不知道為什麼活下來的是自己。

楊維真表示,他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時候晚上睡覺,都會聽到父親在喊,一直在喊,喊什麼不知道,後來有機會接觸到一些長輩,才知道很多都有相同情形,這些都是經歷戰場後的創傷,只能說「百戰之後活著的是僥倖」。

楊維真表示,因為在戰場上僥倖活著,所以必定有「任務」,就如同潘長發伯伯一樣,用一己之力,推動高雄鳳山興建「七七抗戰勝利紀念碑」,相信這也是一種救贖。

30日到場的台北市議員秦慧珠也表示,老兵凋零,青年軍有這麼多的歷史,更要保存歷史,她自費做了兩支影片,也「希望今天是一個開頭」,讓後代都可以知道過去的這段歷史,讓大家都記得他們。

台北市感恩協進會理事鍾蕾妮表示,展覽內容涵蓋青年軍從號召、抗戰、復員、第二次召募、國共內戰、保衛台灣到來台建設的各個階段、相關文物,主要由中國青年軍協會和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提供,希望透過圖文、實物展示及口述歷史影片,完整呈現青年軍的歷史貢獻。

國民黨 日本

上一則

林智勝引退賽日期出爐 將出國進修 學習當教練

下一則

藍副主席夏立言、馬辦執行長蕭旭岑訪陸 籲加強交流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