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投資脫中入北是正面方向 學者:應分散美國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開徵對等關稅,有學者建議,台灣應重新將出口重點市場轉至大陸。但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昨受邀到民進黨中常會專題報告,提及資本脫離中國後到美國、日本、歐洲等北方國家的「脫中入北」是新趨勢,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表示,「脫中入北」是正面方向,台灣會在全球布局中持續確保優勢。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賴清德表示,矽盾2.0說明了台灣與全球北方的民主國家組成聯盟,這也正是他提出的「非紅產業鏈」及「台灣+1」、「台+美新布局整體藍圖」的一部分。台灣應該利用每一次地緣政治經濟變動的時刻,來推動適合國家發展的方向,台灣將轉危為安,也會越來越強壯。
賴清德說,互惠互利的貿易與自由開放市場一直是美國、台灣及絕大多數國家的追求,但面對忽略台方在供應鏈上關鍵位置的關稅政策,會持續與美方密切溝通協調,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維護台灣企業的公平競爭地位。
不過,政大經濟系教授、國發會前主委林祖嘉認為,應重新分散美國市場,將產品賣到日韓、歐盟、中國大陸。未來市場區域化非常重要,如歐盟間買賣可能更頻繁,中日韓也正談論FTA,建議台灣應更積極加入CPTPP、RCEP並恢復對陸關係,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分散市場。
暨南大學國企系教授許文忠也呼籲執政黨放棄以美國利益為主的思維,接受兩岸合作、完善ECFA,協助台商進入大陸、金磚國家、中南美洲市場,善用大陸內需分散國際市場和訂單。
桃園市長張善政也被問及賴總統提到的「脫中入北」看法,張認為,加入國際經貿組織,不是台灣單方面的意願,還是要看到時候能否順利。
另據台北中國時報報導,吳介民的「脫中入北」概念,似乎與19世紀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倡導的「脫亞入歐」相呼應。明治維新時期,福澤諭吉主張日本應與中國、朝鮮等東亞國家決裂,加入歐美列強陣營。然而時至今日,川普仍以睥睨的態度看待日本,而中國依然是日本不可忽視的鄰國。
淡江大學財經系教授聶建中表示,賴清德的意識形態就是「排中」,「脫中入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川普勢必設法將台灣最關鍵的技術與資源移至美國,不會輕易放手,也不可能讓台灣半導體產業至別處投資,該如何與北方國家建立更緊密合作?最後台灣恐怕只能與部分無涉地緣政治的小國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