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川普還知停看聽 賴清德只鑽牛角尖看不見專業

川普在對等關稅實施大限前緊急叫停,讓全球股市全面由黑翻紅;但歡樂只有一日光景,美股旋又全盤下跌。原因是,美中「火車對撞」的角力還在加速,而喊停90天的關稅危機仍然存在,前景的不可測性太大,投資人只能以凶險當前的心態保持觀望。尤其,美國債市烏雲罩頂,是最大惡兆。
川普之所以推遲對等關稅的開徵,主要並非對美股暴跌產生悲憫之心,而是因為美國債市遭大舉拋售重跌,危機四伏。在財長貝森特力勸下,為免拖垮金融市場信心並衝擊經濟,川普才同意延期實施對等關稅。專家指出,美國2025年須為到期國債再融資9.2兆美元,其中6.5兆美元將於6月到期,這才是川普最大燙手山芋。
川普原先的策略,是利用關稅為手段激烈震盪股市,把大量資金從股市逼出來,使它們流向債券市場;如此一來,便能同時解決美國國債支付問題。亦即,提高關稅只是他的手段,最終目的是要解決美債難題。問題是,川普低估了市場的複雜性及連動性。4月2日的基準關稅實施後,美股開始大跌,美債殖利率也異常飆高。殖利率飆升,表示美債在市場遭到拋售,意味投資人認為美債的「倒帳」風險變高;許多人寧可抱著現金,也不願再購買美債。由此看,川普想用關稅逼出股市資金去購買美債的盤算,可謂完全落空了。
美債走勢對川普的打擊是雙重的:一方面是殖利率升高,代表美國政府要支付的利息增加;二方面是美債價格大跌,意味美國政府的收入將減少。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川普只好及時喊停對等關稅,為自己爭取到3個月的時間,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迅速發財的良方。至於誰是這波大拋美債的元凶?許多人立刻聯想到美國這波貿易戰的死對頭中國大陸。事實上,大陸近幾年共出脫了700多億美元的美債,手中仍有7000多億美債;而持有美債第一名的其實是日本,持有超過1兆美元美債。但是,川普把這些「債主」當成寇讎追殺,怎麼會讓對方心服?這種一夕變臉式的操作,只會讓投資人逃之夭夭。
最糟的是,美國國債原是全球金融的一個良好「避風港」,這是各國樂意購買美債的主因之一。但經過川普的翻雲覆雨,美國國債的信用遭到嚴重破壞;今後,其他國家勢必要另尋更安全的避風港,降低對美債的依賴。有趣的是,川普可以不顧美股的崩跌,但面對美債大跌他卻退縮了,及時按下對等關稅的「暫停鍵」。這顯示,即使魯莽傲慢如川普,仍懂得停看聽,避免硬闖平交道去撞火車,以免白白送命。
相形之下,賴政府面對關稅衝擊,卻不徵詢各個產業的意見,即逕自拍板要從零關稅談起,說要擴大對美投資採購,乃至要「脫中入北」,完全是沖昏頭的作法。回看賴政府近數日的表現,除了盲動、躁進,又先倨後恭,甚至可謂毫無專業可言。行政院的記者會上,經濟部長郭智輝和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都只能坐在後排,明顯是陪襯角色;如果他們都無法貢獻智慧,豈非賴清德選錯了人?而協調部會及對美談判這樣重要的工作,卻由文化部長出身的副閣揆鄭麗君擔任,這是令人放心的安排嗎?
近日藍營縣市長展開和業者對話,提出擴大內需、觀光先行、產業升級等對策,都是比中央更具體而中肯的建議。反觀賴政府的對策,除了一味向美投降,所謂「脫中入北」的倡議,更是大大背離「深耕台灣」的核心價值。賴政府的專業匱乏症,已無從遮掩了!(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