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台美首輪談判順利 將確保國家利益和產業發展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14日在總統府接見北科大三系所友會表示,台美已經就對等關稅展開談判,第一階段談判過程順利,將持續在確保國家利益並推動產業發展的目標下,對美談判,盼將這次關稅戰的挑戰化為台灣的機會,推動台灣加一,也就是台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賴清德接見社團法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及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等三系所友會,肯定北科大校友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來自三系所友會的校友,除了在企業經營、數位轉型、科技應用及金融管理等領域持續推動創新,更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提升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賴清德表示,台灣這些年走過疫情挑戰,經濟表現成績亮眼,而國際趨勢瞬息萬變,面對貿易戰和關稅戰等經濟風險,台灣要步步為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並順勢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對於美國政府公布的新關稅政策,政府很早就開始準備,行政院也公布880億元措施,盼協助產業創新升級轉型。
賴清德表示,「台灣已與美國展開談判,第一階段的談判過程順利,我們會持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以及保障產業發展的目標下,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他也希望利用此次挑戰,化為台灣的機會,推動台灣加一,也就是台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賴清德表示,他去年上任後定位國家發展方向為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政府積極改善台灣投資環境,鬆綁法律和減稅,解決改善水、電、土地、人力和人才等問題,並延長歡迎台商回台投資等方案。
為了協助台灣企業布局全球,賴清德表示,政府積極與友盟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協助企業借到友盟國家布局;也積極與友盟國家洽簽雙邊經貿備忘錄或協定,像是與美國洽簽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分別與加拿大、澳洲、英國簽訂相關經貿合作倡議,就是希望台灣可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透過多邊解決貿易障礙問題,讓台灣產品行銷全世界。
賴清德表示,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4.59%,經濟發展帶動稅收增加,政府將稅收應用在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與強化社會投資。
賴清德表示,唯有個人透過教育改善生活,讓國家變好,經濟成長,當國家遇到疫情和地震等重大災情時,中央才有能力應變;或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時,政府也才有辦法照顧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並能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強化國防,確保國家安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