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靠ChatGPT找航班 「精準指令」用92元買到千元機票

雖遭PPI拖累 投資人逢低買進 史指勉強連3日創新高

教科書擬調整 學者指自嗨:藉台灣歷史未定論達到去中化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歷史教科書研擬調整惹議。圖為教育部長鄭英耀(前右一)、國教院長鄭淵全(前右二)。(本報資料照片)
歷史教科書研擬調整惹議。圖為教育部長鄭英耀(前右一)、國教院長鄭淵全(前右二)。(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教育研究院昨宣布,歷史教科書呈現2758號決議文時,應言明在文中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台灣等字句。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批評,教育部要調整歷史教科書的定調簡直是在自嗨、癡人說夢,且越改越亂,此舉只會讓學生無所適從。

吳昆財說,賴政府把腦筋動到歷史教科書的調整,不外乎是想主張「台灣歷史未定論」以達到「去中化」的目的,但我國的主權走出台灣海峽後,豈是民進黨說了算?無論是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還是加入舊金山和約及中日和約,都是老狗吐不出新把戲。「亂改」後會讓學生茫無頭緒,不知道自己在學的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還是台灣的歷史。

吳昆財強調,中小學教育應給予明確原則和指引,若政府執意如此,乾脆比照國外「未指明或其他性別認同」可填寫「X」的作法,他諷刺,不如未來中華民國歷史課本就改名為「X國歷史」。

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黃惠貞認為,2758號決議文本來就沒有提及台灣等字句,這是歷史事實,在課本中呈現歷史文件的最新發展,再加上說明,便可以讓學生理解過去的歷史事件仍與今日相關。黃惠貞直言,有些人擔心這些和約可能會被用來解釋「台灣地位未定論」,但「論」就代表這只是一種說法,學生可選擇要不要接受,考試也不會是以記憶背誦呈現,實在無需擔心。

而為配合賴總統17項因應中共滲透策略,教育部也宣布將編國家教材,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有高中公民教師表示,站在公民教育的立場,扣連時事、提供學生案例判斷和解讀是經常發生的狀況,教師如何跳脫特定政治立場,公平持中引導學生理解時事與學理的判斷才是重點。

中華民國 教育部 舊金山

上一則

聯姻薄瓜瓜遭連結賣器官 羅東博愛醫院:有醫學常識都知不可能

下一則

烏來留不住泡湯客 觀光陷低潮 學者:礁溪較平價更吸客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