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吳慷仁赴陸發展後返台參加金馬獎 首曝回歸心聲

比特幣朝10萬美元大關再逼近 川普掀加密貨幣熱潮

常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 台灣人塑化劑濃度是美國2到7倍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北醫食安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食安中心)響應6月7日「世界食品安全日」,呼籲民眾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內分泌干擾物質問題。(記者廖靜清/攝影)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北醫食安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食安中心)響應6月7日「世界食品安全日」,呼籲民眾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內分泌干擾物質問題。(記者廖靜清/攝影)

塑膠袋發明後,民眾難逃「塑」命,生活環境中,處處可見塑膠製品,科學家證實,塑膠會增加疾病、癌症風險。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與國衛院調查發現,從2013至2016年蒐集資料分析,台灣民眾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代謝物濃度高於許多國家,以DEHP為例,部分代謝物濃度甚至是美國、加拿大德國的二到七倍。

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今年主題「食品安全,未雨綢繆(Food safety: prepare for the unexpected)」,北醫食安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食安中心)呼籲,民眾應盡量減少塑膠使用,自備環保餐具、正確使用與食材接觸的容器與廚具、減少環境負荷。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謝謝榮鴻表示,全球有十分之一人口因食品汙染而罹病、有超過200種疾病是食物汙染所引起、有40%的食因性疾病(食物中毒)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食物汙染問題嚴重,但除了感染物、微生物、農藥,民眾更應該重視內分泌干擾物質。

北醫食安系副教授廖凱威指出,食安風險不只病原菌與急性毒,還包括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又稱為「環境荷爾蒙」,易影響性荷爾蒙、甲狀腺素、胰島素等正常荷爾蒙作用,尤其是對生殖系統方面,例如降低睪丸功能、干擾月經週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增加不孕與癌症風險。

廖凱威以國衛院與北醫食安系調查研究說明,2011年台灣發生塑化劑事件後,政府加強稽查食品添加物,但這分2013-2016年期間所蒐集的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代謝物濃度,仍高於許多其他先進國家,以其中的DEHP為例,部分代謝物濃度甚至為美國、加拿大、德國的2-7倍。

廖凱威說,塑化劑代謝所需時間不長、只要幾天,與國衛院合作調查的數據顯示,台灣民眾日常在塑化劑的暴露非常普遍,跟食品包裝的使用習慣有關。塑化劑汙染早就滲透日常,例如不沾鍋塗層磨損卻捨不得換、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食物包裹保鮮膜微波、小吃店的美耐皿餐具易溶出三聚氰胺。

該如何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暴露?北醫食安中心副主任蕭伊倫強調,減少使用LDPE材質餐具盛裝熱食,紙類免洗餐具大部分都是複合材質,通常會在紙漿外層另加上防水、防油的塑膠膜,以及螢光增白劑等。這些外帶紙盒暗藏內分泌危機,食物溫度愈高,塑膠釋放有害物質的風險就愈高,建議民眾減少使用,自備環保餐具。

癌症 德國 加拿大

上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下一則

王金平:只要盧秀燕想選國民黨主席 我就支持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