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日常習慣有益心臟健康 扭動腳趾是其中之一

稱拜倫為「校園異類」紐約大學共和黨學生會長辭職

網路助長濫交…性病低齡化 台青少女染梅毒10年暴增53倍

國教盟與立委呼籲,性病低齡化問題浮現,青少年性病防治刻不容緩。(記者廖靜清/攝影)
國教盟與立委呼籲,性病低齡化問題浮現,青少年性病防治刻不容緩。(記者廖靜清/攝影)

國教行動聯盟昨指出,台灣青少女感染梅毒於10年內增加53倍。青少年性觀念開放加上網路交友盛行助長濫交,導致性病低齡化問題浮現,警方呼籲網路交友應注意自身安全,勿輕易與他人發生性行為。

衛福部疾管署表示,梅毒屬性接觸傳染病,隨著網路發達、年輕人性觀念開放兩大因素,且新冠疫情後,民眾檢查順利,依統計發現,2021至2023年梅毒病例數逐步上升,目前也與教育部合作針對年輕族群積極衛教宣導。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青少年性病日益嚴重,且數度快速暴增,在淋病部分,在過去12年間,10至19歲男女青少年感染淋病增加7倍,等於每10萬人中有50.34人感染。其中,10至14歲女性感染病例高於同齡,顯示女性感染增長快速,而且走向低齡化。

另外,梅毒總病例數在2012年至2024年間增長了近4倍,且女性病例增長速度遠高於男性。相較淋病,梅毒的低齡化與女性病例急速增加更為明顯。10至14歲女性呈現近9倍增長,15至19歲女性竟以53倍增幅,從4例增至211例。王瀚陽認為,青少年罹患性病的數字反映了家庭與學校在性教育上的缺失。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台灣2019至2023年近5年梅毒通報確定病例數,分別為9400例、8800例、9413例、9707例、9941例,患者以男性為多,男比女約為5比1。去年截至11月計8883例,其中男性7019例,占79%;女性1864例,占21%,相較2023年同期9172例,下降3%,其中男性下降6%、女性則上升10%。

至於,台灣先天性梅毒通報,曾淑慧說,包括2019年2例、2020年2例、2021年1例、2022年2例、2023年2例皆已完成治療,而去年截至11月計3例,也已接受治療追蹤;病例數小幅增加原因,研判是國際整體趨勢,如歐美、加拿大等國家女性梅毒及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數驟升,台灣先天性梅毒通報病例數呈略微上升趨勢。

曾淑慧說,目前針對梅毒防治為持續進行疫情監測,強化醫療院所通報作業,通報資料有個案臨床症狀、檢驗結果及懷孕狀態等,以提供病患治療、衛教諮詢及回診追蹤等防治措施。她說,自2021年12月起透過傳染病通報系統,針對15至49歲育齡婦女梅毒通報確診個案,勾稽每日孕婦產檢資料,針對感染梅毒的懷孕婦女進行追蹤及管理,降低母子垂直感染的風險。

立委陳昭姿表示,台灣青少年的總人口數每年顯著下降,但是青少年性病增加的比例卻逐年攀升,顯現性健康教育普及不足,政府應該從源頭擬訂防治計畫,強化學校與家庭教育的連結。她強調,孩子為什麼不敢、不願開口求助,主因是大眾對性傳染病的汙名化或偏見,如果有完善的隱私保護及諮商制度,就能放心接受治療。

疫情 教育部 加拿大

上一則

網紅稱20萬台人領陸身分證 內政部:查證名單不到10人

下一則

回應釘孤枝 賴清德:沒人能干預司法 民眾黨:雙標至極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